健身房人人流汗「器材到底有多髒」?想健康运动,先学会这些自我防护方法

时间:2025-07-01 10:41:14点击:2健康
▲ 健身房NG行为 图片来源/小红书

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健康、走进健身房,但场馆共享设备与高频率使用,也让卫生问题浮上檯面。近日有网友分享,去健身竟发现器械上残留「汗渍与脓包破裂痕迹」,究竟该怎么判断健身房够不够卫生?如何防止运动带来的感染风险?

常见3大卫生死角:潮湿、闷热、高接触频率

健身场馆常见几类清洁盲点:

  • 器材残留汗渍:哑铃、槓铃、跑步机扶手等,常有使用者未清洁即离开,造成汗水与皮脂堆积,细菌易繁殖。

  • 场馆湿度高:淋浴间、更衣室若清洁不勤,磁砖缝、地板排水口易滋生霉菌。

  • 使用习惯不当:如光脚踩踏公共瑜伽垫、用吹风机吹脚,甚至将毛巾共用擦汗与擦身,增加病菌交叉风险。

▲ 健身房髒度大揭密 图片来源/小红书

潜在健康风险:从足癣到皮肤感染

虽然健身环境不至于造成严重传染病大规模扩散,但以下几种常见问题仍需注意:

  • 足癣与病毒疣:在温暖潮湿的淋浴间赤脚行走,容易感染霉菌类疾病。

  • 葡萄球菌感染:当皮肤有微小伤口时,接触到未消毒的器械表面,可能引发毛囊炎、脓肿或蜂窝性组织炎。

  • 女性私密处不适:妇科医师提醒,运动后若长时间穿着闷热内衣裤、未更换乾净衣物,易打破***酸硷平衡,引发细菌性感染,但这与接触健身器材并无直接关联。

此外,像爱滋病毒、梅毒等性病,在健身房透过器材传染的机率极低。HIV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极短,且需开放性伤口接触体液才可能传染,正常健身活动无需过度恐慌。

3大实用防护建议:兼顾清洁与礼仪

即使环境无法百分之百无菌,仍可透过良好习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 挑选场地看细节:观察地板是否乾爽、空气是否通风、器械是否有擦拭纸或清洁液供使用,以及是否有专人定时打扫淋浴间与更衣室。

  • 装备清单不可少

  • 长袖运动服或长裤:降低皮肤直接接触设备的面积。

  • 双毛巾分流:一条铺于躺椅或坐垫,另一条专门擦汗,避免混用。

  • 随身酒精喷瓶:使用前快速喷拭器材握把与靠背,简易自我消毒。

  • 留意细节时机

  • 伤口需贴上防水敷料并戴手套保护;

  • 坐下前可用纸巾或毛巾擦拭椅面,避免与他人肌肤直接交叉接触;

  • 运动服应每日清洗,建议使用约40°C的水温搭配日晒晾乾,有助于杀菌。

▲ 长毛巾铺躺椅、小毛巾专擦汗 图片来源/小红书

规律运动是提升健康的重要方式,但场馆共用特性让「防疫」观念应成为日常。选择清洁意识高的健身空间,加上个人基本防护準备,才能安心打造理想体态、远离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