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丝简直活出了美国版梦幻退休生活。
68岁的她,从冬季严寒的麻州,搬到了养老首选地佛州棕榈滩花园。从银行业退休的她,自认不用担心钱。她也积极练瑜珈、在当地安宁疗护医院做志工、参加钢琴、艺术课,还加入自行车小组。
若要说有什么她绝对不感兴趣的事,那就是再说一次「I do.」
结縭近40年的丈夫史蒂芬于2015年过世后,克鲁丝不排斥认识人,但绝对不会再婚。
克鲁丝说,「再婚有什么意义呢?光是财务就太複杂了。」
此外,她补充,「65岁以上就不会再有孩子了。」
这是许多熟龄人士的选择。调查显示,60岁以上男女离婚后选择不再婚的人数,是过去三十年最高。
其中,女性又比男性更不会选择再婚。
部分原因可能是,女性可选择的对象更少。根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数据,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5年左右。
分析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也可以发现,美国约有53%左右65岁以上女性婚姻状态是,离婚、丧偶或未婚。男性则是30%。
但也有其他因素。女性一般更能与家人、朋友维持社会连结,这意味,离婚或丧偶后,她们拥有更多的情感支持。
「有过一个老公就够了」
鲍林格林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布朗说,许多女性并不想在晚年成为「看护或提款机。」
61岁的萨勒(Christy Sahler)离婚近30年。她说,「有过一个老公就够了。」
萨勒说,「如果我现在还有老公,我晚上就得回家做饭给他吃。」现在的她,则可以利用晚上做瑜珈课、参加诗社。
萨勒还提到一点很重要的事,「我希望女儿是我财产的唯一继承人。」
反观相对年轻的族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离婚或丧偶后,找到新伴侣。但这个趋势在35岁后改变。
到了55到64岁,男性再婚机率是女性两倍,65岁以上更超过三倍。
研究显示,婚姻通常有利个人财务状况。已婚人士的净身价中位数通常更高,也比未婚的同侪更可能持有房产。
不论在任何年龄离婚,都是很破财的事,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影响尤其严重,因为他们更难有时间、精力弥补经济损失。
2021年发表于《老年学期刊》(Journals of Gerontology)的一项研究显示,50岁以上离婚女性生活水準会下降45%,而男性则仅下降21%。这让许多女性对于再次步入婚姻感到犹豫,因为她们担心必须再次经历同样的经济挫折。
如果再婚的两人,都带着子女进入新关係,还必须面对遗产继承和代理权等棘手纠纷。
加州柏克莱大学公共政策助理教授申哈芙还发现一个趋势,当女性薪资相对于男性增加时,选择不结婚的女性比例也会上升。同时,女性工资增长也导致离婚女性的比例增加。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社会学荣誉退休教授霍普克罗夫特发现,收入较高的男性比收入较低的男性更有可能结婚和再婚。对于女性来说,这种影响则相反,至少在再婚方面,也就是:收入较高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更不可能选择再婚。
当催婚的人终于闭嘴
专门研究单身生活的社会学家德宝罗(Bella DePaulo)则说,很少人述说60岁以上单身者的故事,「但她们活得精彩,是打破所有刻板印象的暖心故事。」
德宝罗自己也是70岁的单身者,她指出,60岁以后的单身,与年轻时的单身最大不同,在于随着年龄增长而来的自知与自信。有研究显示,自信心会在60至70岁之间达到高峰。
德宝罗说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主题:当外界的催促安定下来、当生儿育女已不再是人生选项时,压力顿时减轻,人们更能自在拥抱单身。
她说,「那些曾经纠缠你为何不结婚、或对你的单身指指点点的人,终于都闭嘴了。」
晚年单身的人,也更投入友谊,也从友谊中得到更多。
黄金岁月,不用别人给
68岁的麦卡洛曾结婚28年,如今却过着「无比快乐的单身生活」。
她也尝试过线上约会,但最近把所有交友软体的帐号都删除了,原因是她突然意识到,「我为什么要在这种愚蠢的交友网站上?」
麦卡洛说,「我热爱独处的时光,把每一次的独处都当作给自己的礼物。」
这些选择单身的熟龄族群,因为人生阅历更了解自己,更能活出自信与笃定。当学会欣赏自己的陪伴、认真经营每一段友情、勇敢追求自己的兴趣时,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黄金岁月,不用别人给,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伴侣。
(资料来源:WSJ, NY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