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来袭,最近天气转凉,对于有狭心症、心律不整、脑中风病史的族群,要特别小心。而有三高患者,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冬天是急性心血管疾病好发时期,主要原因是当气温骤降时,体内的血管也会跟着收缩,使血流阻力上升,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动脉粥状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急性心肌梗塞与和急性梗塞性脑中风的风险,民众一旦出现持续性胸闷、呼吸困难、单侧突发无力或口齿不清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就医,预防猝死意外。
心肌梗塞和慢性狭心症的差异
慢性狭心症引起的胸闷,大多在活动量增加、情绪激动时易发生,在休息之后胸闷即可慢慢改善,狭心症的症状又可称为稳定型心绞痛,病生理机转来自于冠状动脉内膜因为粥状硬化导致内膜增生,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大多在心脏负荷增加时( 运动、生气状态)会有心肌细胞供氧不足,导致心肌缺氧;胸闷就是心肌缺氧最常见典型的症状,少部分还会以喘、上腹部不适、头晕或噁心表现。
慢性狭心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优先,包含抗小板药物、血管扩张剂或是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等;若是狭窄程度严重者,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可以接受冠状动脉 心导管检查,狭窄最严重的地方进行血管内气球扩张,若扩张后血流仍不佳,可以进行血管支架置放,这算是最完整的方式。
心肌梗塞的症状,有别于慢性狭心症,往往来的又快又急;突发性的胸口不适可能在任何时刻发生,包括睡觉休息、运动当下或结束才发生。心肌梗塞在发生后,胸闷大多会持续且愈来愈严重,同时合併会有下巴牙龈痠麻、左手臂痠麻、噁心冒冷汗的情况,即使在休息或服用口服舌下含片后,症状大多不会有明显改善。
心肌梗塞的血管病生理机转和慢性狭心症不同,大多是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内膜斑块破裂,造成血管腔内大量急性血栓形成,血管完全阻塞后相对应位置的心肌完全缺氧,心肌细胞在心肌梗塞发生后约20分钟后会进行不可逆的细胞坏死凋亡,此时需要的是抢时间的紧急心导管手术,尽可能即早打通阻塞的血管,清除管腔中的血栓,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血管支架置放。心肌梗塞的併发症和做心导管手术的风险,和血管严重程度以及心肌再灌流的时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血管病变愈多,愈晚打通血管,术中术后併发症发生率愈高。
心血管高风险族群应注意事项
冬天时高心血管风险的族群要特别小心,包括三高、抽菸和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因为这些都是动脉粥状硬化最相关的病因,除了按时服药之外,必须定期追蹤各类胆固醇数值、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酸酐指数。高血压的患者更需特别注意,不论年纪性别,目前建议居家量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冬季时的血压容易忽高忽低,建议病友应该多纪录居家血压,回诊时和医师讨论必要的高血压药物微幅调整。
冬天时的饮食大多是油腻、高热量的汤类或火锅,容易使得血糖和胆固醇容易超标,建议避免食用过多的含油脂的肉类(猪、牛、羊)和加工火锅料,火锅汤底尽量也昆布、柴鱼风味的清汤为主,避开麻辣、起司、酸菜白肉等重鹹度的锅底,另外火锅汤建议只喝开锅后前20分钟,因为一旦煮过后, 汤内的钠离子、磷酸盐及硝酸盐等食品添加物浓度会大幅提高。
加入华人健康网LINE@好友,健康资讯不漏接!
延伸阅读:
- 小腿剧痛放着不管,严重可能截肢!严可伦医师:腔室症候群5大症状别轻忽
- 心情受伤会引起自律神经、内分泌失调?吴文诚中医师:治疗自律神经受伤4大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