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陈晓彤/台北报导】入秋之后,气温骤降,许多人清晨起床后不停打喷嚏、流鼻水,台北市药师公会前理事长张文静表示,过敏性鼻炎为常见过敏性疾病,主要由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引起,很难治癒,但只要适当用药,就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品质。
过敏性鼻炎及时治疗 正确用药改善症状
张文静指出,过敏性鼻炎症状为鼻塞、流鼻水、打喷嚏、鼻痒,如果情况严重,严重影响生活品质,也可能让课业成绩及工作表现变差。此外,如果用药出错,可能引发昏睡,造成意外。
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在于缓解症状、减轻过敏反应、改善生活品质,预防症状再次发作。食药署提出5大常见的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抗组织胺药品(Antihistamines):抗组织胺药品能够减少过敏反应,缓解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水、打喷嚏和鼻痒,常用的抗组织胺药品包括Chlorpheniramine、Cetirizine及Loratadine等。
2.类固醇鼻喷剂(Corticosteroid Nasal Sprays):类固醇鼻喷剂用于减轻鼻黏膜的炎症,有效控制鼻炎症状,常用的类固醇鼻喷剂有Fluticasone、Beclomethasone及Budesonide等。
3.黏液溶解剂和鼻沖洗(Mucolytics and Nasal Irrigation):使用盐水或特定的黏液溶解剂清洗鼻腔,有助于清除过敏原和分泌物,减轻鼻塞和不适感。
4.抗过敏剂(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Montelukast是一种抗过敏剂,能减轻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症状,特别对于有哮喘症状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有效。
5.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免疫疗法,也称为过敏原免疫治疗,是一种长期的治疗方法,旨在减轻过敏症状并提高过敏原的耐受性。通过定期注射过敏原,逐渐使患者对该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降低过敏性鼻炎发生率 日常遵守3大法则
张文静表示,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鼻喷剂相当常见,从成分看来,可分为类固醇、抗组织胺、鼻黏膜血管收缩等3大类,以类固醇鼻喷剂较为常见,可改善鼻黏膜发炎,减轻打喷嚏、流鼻水、鼻塞、眼睛痒等不适症状,但因作用较慢,需连续使用1週以上,如使用3个月以上,就可改善鼻腔黏膜组织结构。
张文静说,如经常打喷嚏,将伤及鼻腔黏膜组织,此时鼻黏膜常处于发炎状态,如果长期使用类固醇鼻喷剂,就可降低发炎,修补受损组织。此类药物剂量较低,因作用于局部,副作用极低,可安心使用。
至于鼻黏膜血管收缩剂,治疗效果较为立即,可快速收缩鼻腔黏膜血管,消除鼻黏膜肿胀、鼻充血,改善鼻塞、流鼻水状况,但不建议连续使用1週以上,如过度使用,将导致鼻腔血管缺乏弹性,让鼻塞更为严重,这就是所谓的「反弹性鼻炎」。民众该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食药署提出3大方法:
1.避免接触过敏原:花粉、尘螨、霉菌、猫毛狗狗均为常见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并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卫生。
2.避免菸雾和空气污染:避免吸菸或接触二手菸,因菸雾会加重过敏症状。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规律运动习惯,均衡饮食、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改善过敏的症状。
# 首图来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报导
▸秋冬皮肤拉警报!乾痒湿疹反覆发作 中医教你正确保养
▸冬天吃锅避开这些雷!三高患者尤其当心 以免吃出憾事
就❤NOW健康:社群│ 影音│ 官网│ 医级邦│ 健康安妞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