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尿是肾脏病?哪些疾病会蛋白尿?7招保肾方法学起来

时间:2024-09-21 06:00:04点击:90健康

很多人以为泡泡尿是罹患肾脏病了,事实上,很多原因都会造成泡泡尿,只有检查发现尿蛋白超标,才能诊断有肾病变,而糖尿病、高血压、肾盂肾炎、肾结石、自体免疫疾病,都可能产生蛋白尿。

泡泡尿可能是这些原因

三军总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宋志建指出,泡泡尿是门诊病患常见的问题,泡泡尿是指尿液中有大量的泡泡,这代表着多种不同的疾病或不是真正有病,因此须了解如何知道泡泡尿是不是有意义非常重要。

宋志建表示,除了肾脏疾病,泌尿道感染也是泡泡尿的常见原因,如前列腺疾病、尿道狭窄、尿路结石或激烈运动等,也可能导致泡泡尿的出现;如果疾病恢复时,泡泡尿即消失或改善,与蛋白尿较无关係。

有蛋白尿 才是肾病变

人体有左右2颗肾脏,而每颗肾脏有约100万个肾元,肾元包含肾丝球与肾小管,肾丝球犹如过滤网一样,负责滤出身体的代谢废物,经由肾脏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后,形成所谓的尿液,经由膀胱储存后排出体外。

宋志建说明,正常情况下,肾脏会过滤血液中过多的水分和废物,而保留蛋白质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然而,当肾脏受损或发生疾病时,可能会过度过滤蛋白质,导致蛋白质大量流失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可能代表肾脏出问题了。

一般而言,蛋白尿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可能出现尿液泡沫多,且持久、水肿等症状,尤其是在腿部、手臂、腹部和面部,以及高血压。

宋志建进一步说明,蛋白尿可能是由多种不同的疾病或条件所引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肾脏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自体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或红斑狼疮、肾脏受损或伤害、特定药物的副作用。

蛋白尿怎么筛检?2方法检查

对于泡泡尿的患者,宋志建建议,应儘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和鑒别诊断,诊断蛋白尿须进行尿液检查,评估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蛋白质含量异常高,需进一步接受血液检查、超声波检查、肾脏切片等。

针对肾病变蛋白尿的筛检方面,宋志建表示,在糖尿病患及有相关疾病风险患者,建议每年做肾病变筛检,基本检查为微量白蛋白尿及血清肌酸酐的测定,其中测定白蛋白尿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收集单次小便,计算尿中白蛋白与肌酸酐的比值。

另一种是计时收集,可收集8小时或24小时尿液,计算全日白蛋白的排出量,此外,因为每日白蛋白排出量差异性较大,此诊断需要持续3个月以上有异常的检查结果方能确立。

而治疗蛋白尿的方法取决于发生原因,宋志建说明,医师会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如泌尿道感染或肾盂肾炎,抗生素治疗即可解决问题;糖尿病或高血压,控制疾病可以帮助防止蛋白尿的进一步发展,药物治疗也可减少肾脏的压力和减缓肾脏损伤的进程。

7招保肾方法 预防泡泡尿

如何保肾?宋志建建议,应该注重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预防泡泡尿的发生,建议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取,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也应适当运动,并减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菸、饮酒等。

◎ 本文出自/三总电子报
◎ 图片来源/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