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中暑是最严重的热伤害,有致命风险!医吁:3要诀远离热伤害

时间:2025-07-04 10:41:12点击:1健康
热中暑是最严重的热伤害,有致命风险!医吁:3要诀远离热伤害

近年气候变迁已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近30年升温幅度愈剧烈,气候变迁带来的改变正逐渐显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高温天气虽然让人联想到海滩、冰品和户外活动,但也潜藏着许多健康风险。当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无法有效散热时,就可能出现「热伤害」现象。

什么是热伤害?

热伤害(Heat-related illnesses)泛指因为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C,当环境气温过高、湿度大、散热困难,加上活动量大、饮水不足,就可能出现。

常见的热伤害包含热痉挛、热昏厥、热衰竭和中暑。热伤害的严重程度从轻微的不适到致命的热中暑,民众所谈论的「中暑」多数并非医学上定义的中暑,而是一般热疾病。患者的核心体温虽会升高,但很少达到40°C以上。

热痉挛(Heat Cramps)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从事大量流汗的体力活动后,因大量流失水分与电解质,导致肌肉抽搐或疼痛。最常出现于腿部、手臂或腹部肌肉。症状包括:肌肉突然剧烈抽痛、皮肤湿冷、出汗明显、没有发烧或轻微升温。处理方式则是停止活动,移至阴凉处休息、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轻轻按摩或拉伸痉挛部位。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身体流失过多水分和盐分而无法维持正常循环,便可能导致热衰竭。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恶化为热中暑。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虚弱、噁心或呕吐、大量出汗、严重口渴、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意识状态正常或是稍微混乱但冷却后很快恢复。体温升高但未超过40°C。处理方式建议马上停止活动,平躺休息、移至阴凉通风处,冷敷或扇风降温、慢慢补充水分或含盐饮料、若症状持续未改善,应立即送医治疗。

热中暑(Heat Stroke)

热中暑是最严重的热伤害类型,为医疗急症,若未及时处理,死亡率高达20%以上。当体温调节机能失控,核心体温迅速上升超过40°C,将导致脑部与多重器官受损。依原因可分为典型的热中暑(非因运动引起的)、和运动相关的热中暑。

典型的热中暑比较容易发生在心血管疾病、神经或精神疾病、肥胖、无汗症、身体障碍、婴幼儿或高龄者,以及使用酒精或***与某些处方药物(如利尿剂)的族群上。在这些情况下人的身体体温调节机能、限制离开高温环境的能力,或妨碍补充水分与进行降温的行为受到影响。而和运动相关的热中暑则常发生在年轻人、运动员、工人或军队。

症状

核心体温超过40°C和中枢神经系统失常如意识混乱、躁动、语无伦次,甚至昏迷。理学检查可能发现皮肤发红、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因废水宗产生的啰音及低血压。可能产生併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瀰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急性肾衰竭、低血糖、横纹肌溶解和癫痫。

处理方式

立即拨打119送医急救、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可考虑使用防水布辅助摇晃降温法:将患者移动到阴凉处,使用一块大的防水布让患者躺在中间,移除不必要的衣物,可在患者身上放三到四冰桶的冰块并洒冷水,数个人一起抬起患者并摇晃降温。

3要诀远离热伤害

预防热伤害更是避免伤害的重要一环,记得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每日至少喝水2000毫升以上,若大量流汗或活动时间长,应补充电解质饮料。

穿着透气衣物:

避免深色与紧身衣物,选择棉质、浅色、宽鬆的衣物有助排汗与散热。

减少高温时段活动:

儘量避免在中午11点至下午3点间进行户外活动,使用防晒与遮阳用品,注意通风与室内温度,保持室内凉爽,使用电风扇、冷气等设备帮助降温。

多关心身边的人:

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与慢性病人,需提醒他们定时喝水、避免过热。

结语

热伤害是夏季常见却常被忽略的健康威胁,若不及早辨识与处理,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幸好,多数热伤害都可以透过简单的预防措施加以避免。只要大家提高警觉、做好防暑準备,就能安心享受夏天带来的阳光与活力,同时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与安全。

就是现在!0元购高浓度鱼油!快加入【华人健康网VIP开团购】享好康!>>>

加入华人健康网LINE@好友,健康资讯不漏接!

延伸阅读:

  • 吃冰消暑退火,恐加重体内发炎!降火气、助消暑5个饮食小秘诀
  • 夏天吃西瓜消暑,吃错恐伤身!吴明珠中医师:5种瓜去湿消暑不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