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阳(国泰综合医院暨内湖国泰诊所皮肤科主治医师)
湿疹可说是最常见的皮肤问题,许多患者常会疑惑,皮肤出疹子很容易会被医师诊断成湿疹,那到底湿疹是什么?是因为太潮湿的关係吗?以下就一一解答:
湿疹(Eczema)是皮肤发炎表现的通称,临床上的表现可以因不同的疾病分类、不同的时期及部位而有多种临床表现,这也是常常患者会疑惑为何这一次皮肤情形跟上一次的红疹差这么多,但医师都诊断成湿疹。
红、痒是湿疹最常见症状
湿疹最常见的症状为红、痒,甚至出现组织液,这也就是为何患者常会注意到红疹处会“出水”,也就因此叫做“湿疹”,并非是局部过于潮湿的结果所导致。
但随着病程进展,进入亚急性及慢性期的湿疹病灶会与急性期不同,变乾、脱屑甚至病灶变厚是此时的特徵,这也是一些长者会用“癣”这个词来形容病灶,但这个词其实不太精确,因为癣一般是指霉菌感染,但湿疹并非感染类的问题,此种变厚型病灶是称为“苔癣化”(lichenification),外观上就会与急性期湿疹有很大的不同,也不会有皮肤“出水”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湿疹的患者常常会因搔痒而持续搔抓,此时皮屑也往往掉落较多,故容易在此时被旁人误认为是传染性皮肤疾病,而蒙受不少委屈,实则湿疹是完全不会传染的!
湿疹是大分类的集合
由于湿疹等于是大分类的集合,故会有不少疾病也是分类上属于湿疹类的,包括大家熟知的异位性皮肤炎及脂漏性皮肤炎,其他还包括缺脂性皮肤炎、接触性皮肤炎、光敏感性皮肤炎、植物性日光性皮肤炎及汗疱疹等。
依据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好发族群及年龄层,例如异位性皮肤多好发在小孩,85%在5岁前发作,而缺脂性皮肤炎则大多是年长者较多。除了异位性皮肤炎有专门的生物製剂及口服小分子药物外,治疗湿疹大多是使用口服抗组织胺及外用类固醇药膏,严重时医师可能会处方口服类固醇。
许多人可能会把湿疹及荨麻疹弄混淆,认为是同样吃抗组织胺即可治疗,而排斥擦药膏,但两者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类型的疾病。荨麻疹无表皮之变化,故擦类固醇药膏无实质治疗意义,但湿疹却往往需要药膏来治疗。湿疹大多是不容易找到原因,但若能找出可能触发的原因,治疗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如说针对特定金属饰品或工作时接触的物品触发的接触性皮肤炎。
学会日常保养很重要
日常保养对于湿疹照护相对重要,尤其是老人家或异位性体质的患者。首先,由于容易有搔痒的症状,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多沖洗脸部及身体,感觉会很舒服,但如此一来往往导致缺脂性皮肤炎更严重,这是由于热水会更容易使皮肤上的油脂流失,故洗澡水温度避免过高及洗澡时间勿过长是很重要的,沐浴产品建议是中性或弱酸性较佳,较硷性的皂类则较不推荐。
洗后建议在皮肤仍湿润的状态下就涂抹乳液,乳液原则上是挑选成分单纯不含香精的。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涂抹乳液麻烦,且常常不是太有效,但其实长期涂抹使得皮肤保有适当的水份还是能降低症状的发生。
此外,由于湿疹常会脱屑,许多人觉得去角质会有帮助但却适得其反。原因是角质层是皮肤的屏障,若角质层受损,皮肤屏障就会受到破坏,就更不容易保持水分在表层,导致恶性循环更不舒服,这就好比家里的门被破坏,就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一样的道理,故不宜任意去角质。至于若是新出现的红疹在特定区域,例如眼周或手部,一定要优先思考近期是否有使用新的产品导致可能接触性皮肤炎,若有的话需先暂停使用,避免症状加剧。
许多人常会抱怨湿疹无法“断根”而觉得苦恼,但适时求诊医师,了解到这个疾病的本质并明白照护的方法,一样能有好的生活品质。
(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阅读:
·身体太湿不只少吃会胖、小腹出现三层肉!胀气、便祕都是症状 中医师推2汤品改善虚胖
·湿疹全身痒爆!中医师认证「4解方」有效改善 不少人最爱消暑1甜汤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