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睡眠不足,容易引发脑中风!医师吁:好眠体质养成4步曲

时间:2024-09-19 21:00:18点击:85健康
熬夜睡眠不足,容易引发脑中风!医师吁:好眠体质养成4步曲

长期习惯熬夜睡眠不足的人,不仅白天精神状况不好、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还会影响血糖、血压的恆定,甚至长期可能危害身心健康,造成心血管疾病,虽然睡眠看起来好像不会直接引起心脏问题,但它会间接提高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因子,严重甚至引发猝死。

大学开学了,胖宝(化名)的同学却发现他没来上课,宿舍也迟迟未搬入,经询问才知,他中风住院了,令同学都不敢置信,怎么年纪轻轻就中风。他的父母告诉医师说,胖宝住宿期间就常常熬夜玩线上游戏,暑假期间更是没日没夜地玩,累了睡一下下,起来又继续玩。胖宝原本就胖胖的,且已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倾向,饮食也不正常,再加上长期睡眠不足的状况下,终于导致身体出了大问题。

振兴医院心脏血管内科主治医师陈冠群表示,依据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于2022年公布最新编修的心脏保养指引参考「生活必要8件事(Life’s Essential 8,LE8)」,由原本的7项健康生活行为(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戒菸、维持健康体重、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增加一项「充足睡眠」,建议成年人每晚需要7-9小时的睡眠,5岁以下的儿童需要10-16小时睡眠(包含午休),6-12岁的儿童至少要有9-12小时睡眠,13-18岁的青少年则需要8-10小时睡眠。

睡眠不足、睡眠品质不佳对健康的影响

陈冠群医师表示,现代人生活忙碌、压力大,造成睡眠不足、睡眠品质不佳的情况相当常见,不仅白天精神状况不好、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长期可能危害身心健康,造成心血管疾病、代谢症候群、忧郁症等。

良好的睡眠对心脏血管的重要性

如果晚上没有得到充分的睡眠,可能会使心跳不稳,产生心律不整,而且研究发现没有获得良好睡眠的人,血糖、血压的恆定都会受到影响,还会造成荷尔蒙失衡。虽然睡眠看起来好像不会直接引起心脏问题,但它会间接提高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因子,严重甚至引发猝死。

年纪越小需要越长的睡眠时数,才能帮助肾上腺、脑垂体等成长发育相关的荷尔蒙分泌更加稳定、规律,不过睡眠时间太长,对于休息反而没有太大帮助。

睡前勿进食,打呼者留意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时数固然重要,但并非越久越好,还需兼顾睡眠品质,建议睡前2-4小时不要进食,尤其应避免含糖饮料、高热量食物及含***的饮料,让肠胃道配合睡眠时间进入休息状态,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品质。

若睡觉时会打呼,请留意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徵兆包含:睡觉打呼、打呼突然停止(往往短于一分钟)、夜间频繁发生、夜半醒来数次、白天精神不济、清晨醒来头痛等。病人在呼吸暂停的这段时间,身体会短暂缺氧,如果本身有动脉硬化的情形,会造成反覆的心肌缺氧,诱发心律不整等心血管问题,此外可能还会造成胰脏细胞缺氧,影响血糖控制。

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包含肥胖、枕头或睡觉姿势导致颈部没有良好的支撑,阻碍呼吸通畅,有些人则是呼吸道结构问题,建议谘询耳鼻喉科医师并进一步检查、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性,以获得良好的睡眠品质,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好眠体质养成4步曲

充足的睡眠量:

大部分人每天约需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当白天活动量不足、白天过度的躺床休息、太晚午睡、午睡时间太久等,都可能是使夜间睡眠量减少的原因。

固定睡醒作息:

现代人习惯利用假日补眠或轮班工作,都会造成生理时钟混乱,该睡时睡不着、该清醒时却一直想睡。固定起床时间远比固定就寝时间来得更重要,生理时钟会根据个人基本所需睡眠时数、白天活动量、照光量等估算何时该让人想睡,当白天活动量不够、没有适当照光,都会让想睡的感觉晚点报到,造成该就寝时间翻来覆去睡不着。

足够的睡前準备:

睡前还在处理公事、吸菸、喝酒或咖啡、看电视、滑手机等,都会造成身心对睡眠準备不足,睡意迟迟不来。大脑如同风扇,需要时间才能慢慢停下来,想养成好眠体质,就得改变生活及睡眠习惯,睡前安排放鬆时间让身体及大脑有充足时间準备休息。想睡时才上床睡觉,睡不着就先离开床,不宜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

调整情绪与压力:

情绪与压力不但会影响血压及心跳等数值,也会影响睡眠品质,因此调整压力与情绪是相当重要的。

陈冠群医师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正视睡眠问题,睡眠不佳不只影响精神状态,长期下来会造成心血管相关併发症,不可不慎。若自行调整睡眠作息及生活习惯后,仍觉得睡眠品质不佳,建议谘询专科医师的意见,并评估是否需要安排睡眠检查,甚至採取药物治疗。

所幸,胖宝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状况已控制稳定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他自嘲说要改名叫瘦宝了,医师也说只要好好复健就可以恢复良好,他再也不敢熬夜打电玩,不久就可以重回校园开创新生活了。

加入华人健康网LINE@好友,健康资讯不漏接!

延伸阅读:

  • 男女不孕症常见12大原因,检测不可少!周宗翰中医师:5大要诀助好「孕」报到
  • 许家蓓惊传子宫内膜癌病逝!医吁:子宫内膜癌年轻化7大原因,必知6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