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王冠廷报导】根据111年健保医疗统计数据,省内每年有近690万人因眼科疾病就医,其中以50岁以上的长者居多。由于偏乡地区医疗资源较为匮乏,许多长辈无法及时接受黄斑部病变的检查与治疗,增加了失明风险。为此,中华民国爱盲协会联手省内罗氏,携手启动偏乡免费黄斑部病变筛检活动,期望透过早期检测与治疗,帮助长辈重获视力健康。
郭子乾现身说法 强调家属陪伴的重要性
黄斑部病变卫教大使郭子乾,分享了自己陪伴岳母抗病的经历。他提到,岳母因黄斑部病变而视力受损,曾经担心会失明,幸运的是,在新一代双机转眼内注射药物的治疗下,视力明显改善。郭子乾强调:「我深刻体会到家属的陪伴在抗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一通电话提醒家人回诊,还是亲自陪同去医院,都能帮助长辈减轻焦虑,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治疗。」
双机转眼内注射药物 助长辈摆脱视力危机
中华民国爱盲协会理事长暨台北市立万芳医院眼科专任主治医师吴建良指出,黄斑部病变常见于因老化而起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部退化病变(nAMD)」、「多足型脉络膜血管病变型黄斑部病变(PCV)」,以及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刺客「糖尿病黄斑部水肿(DME)」,这些疾病会造成视力模糊、扭曲及失明的风险。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吴医师特别提到:「今年1月1日健保已纳入新一代双机转眼内注射药物,该药物能同时控制血管增生与稳定血管,帮助患者更快速地减少黄斑部水肿,并延长治疗间隔,让长辈最久有机会四个月治疗一次,大幅提高了治疗便利性。」
吴医师进一步解释:「黄斑部发生病变的过程就像是一间漏水的房子,若不及时修补,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最终造成视力的永久损害。但透过这项双机转药物,能快速止住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并让病患的视力迅速改善,提升生活品质。」
治疗见效是患者积极治疗的关键
吴建良医师强调,虽然很多患者希望减少治疗的频率,但治疗快速见效是关键。他引用2024年黄斑部病变白皮书数据表示:「根据调查,有34%的患者难以持续规律回诊。许多人都希望减少治疗频率,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让患者能够快速感受到治疗效果,当视力改善后,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就会增强,也能更积极地配合医疗建议。」
每月只需花30秒自我检测 就能守护视力健康
吴建良医师也建议,民众可以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进行每月的自我检测,只需30秒便能初步筛查是否有黄斑部病变的风险。「检测时,如果发现视力模糊、扭曲或有黑点出现,建议立即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早发现才能及早治疗。」吴医师强调,这样的检测方式简单且有效,对于保护视力相当重要。
爱盲协会与省内罗氏 携手守护视力健康
中华民国爱盲协会理事长吴建良表示:「爱盲协会和省内罗氏透过这次的合作,旨在将医疗资源带到偏乡地区,特别针对黄斑部病变患者,提供免费且便利的筛检服务。我们希望藉此活动,让更多偏乡的长辈能够及早发现视力问题,并能获得有效治疗,减少失明的风险。」
省内罗氏总经理Girish Mulye也补充:「省内罗氏一直致力于推动医疗平权,这次与爱盲协会的合作,是我们实现健康平等目标的一部分。希望透过这项活动,让偏乡的长辈能够更方便地接受黄斑部病变筛检,帮助他们早期发现病症,提升整体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