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患者必看! 医师带你了解各期别术后复发率、降低复发的方法

时间:2025-01-14 11:54:38点击:69健康
现在肺癌的手术方式相当进步,能将肿瘤切除得相当乾净,但术后其实仍然有复发风险存在。

【健康医疗网/记者吴仪文报导】早期肺癌虽然可以透过手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若想降低复发的机会,术后患者除了定期追蹤以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复发率呢?高雄荣民总医院胸腔外科主任汤恩魁医师带民众一一了解!

早期肺癌1B期复发率就有近4成 EGFR基因突变者更高

现在肺癌的手术方式相当进步,能将肿瘤切除得相当乾净,但术后其实仍然有复发风险存在。汤恩魁主任指出,1A期的肺癌患者若肿瘤大小为2、3公分,术后5年的复发率约在2成左右,但到了1B期就有超过4成的复发率,2期则有近6成,如果是3期就有将近8成的复发机率,这就表示虽然从肉眼看好像肿瘤都已切除得很乾净,可是体内仍有看不见的微循环癌细胞会造成复发。

非小细胞肺癌可分为肺腺癌、鳞状上皮癌、大细胞肺癌等,汤恩魁主任表示,这之中目前并没有说哪一类型的肺癌复发率特别高,不过有文献报告指出,有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复发的机率会比一般的肺癌患者来得更高一些。

哪些方法能降低复发? 术后三种辅助治疗可选择

为了降低早期肺癌复发风险,临床上会建议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汤恩魁主任提到,过去标準治疗会建议第1b期以上患者使用术后辅助化疗,而有些第3期肺癌患者可能还会再加上放射线治疗,不过现在标靶、免疫药物进步,早期肺癌术后的主要辅助治疗方式便包含了化疗、免疫药物、标靶药物等3种选择,每种治疗方式可能会伴随不同的副作用,因此相关副作用需要特别注意,并且需依循医师建议定期追蹤,确保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这3种治疗方式在早期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上都有一定的角色,汤恩魁主任表示,如果患者经过基因检测发现有基因突变,就会选择相对应的标靶药物治疗,像EGFR基因突变,就会建议使用EGFR标靶药物,标靶药物可能出现皮肤不适或其他症状,主动告知医疗团队并採取适当处理,有助于改善症状。

汤恩魁主任分享,有位82岁的女性个案,纵膈腔淋巴腺已被癌细胞侵犯,属于第3A期肺癌又有EGFR基因突变,像这样的个案术后复发机率真的非常高,不过这名个案术后使用标靶药物治疗,追蹤2年都没有复发的迹象,而且标靶药产生的副作用较小,也能让年纪已经相当年长的她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

汤恩魁主任提醒,肺癌1A期如果只做楔型切除而且又属于实体型、微乳突型肺腺癌,复发机会相对较高,此外只要是1B期以上的早期肺癌患者其实都是高复发风险族群,这些患者须特别注意,建议应进行检测并选择适合的术后辅助治疗。

术前辅助搭配术后辅助治疗,有望降低复发风险

汤恩魁主任提到,除了基因检测外,临床上也会帮早期肺癌患者检验PD-L1,它是免疫药物使用的一个指标,若是患者经过基因检测并未发现有基因突变,不过检验发现PD-L1有较高的表现,这时就可考虑术后使用免疫药物辅助治疗。早期肺癌治疗已经走向精準化个人治疗,透过基因检测、PD-L1检验再选择适合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复发风险。

汤恩魁主任提到,患者经过基因检测并未发现有基因突变,其实不是只有术后辅助治疗,在术前事实上就可以做「术前辅助治疗」,透过免疫药物加上化学治疗后再进行手术,并在手术后接续免疫药物加上化学治疗,对于没有基因突变的患者,同样也能降低复发的风险,不过也需要注意产生的副作用,如腹泻、内分泌系统失常及间质性肺炎等等,患者若能及时留意并告知医师,可更快获得合适的建议,提升生活质量。另外除了药物治疗,早期肺癌患者术后也要持续注意饮食均衡、运动、生活规律不要日夜颠倒等,才能够将身体维持在良好的体能状态,并增加免疫力、抵抗力,减少复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