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是许多人每天面临的大问题。你是否也曾经有些慢性疼痛,怎么做都不会改善,吃药效果很有限,甚至终于决定开刀治疗后,竟然还是痛?《优活健康网》特摘此篇分享「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的用法,帮助达到强化身体、促进神经发育、消除疼痛与预防伤害等目的。
关节不稳而有慢性疼痛
这些疼痛,可能是在日复一日的反覆劳动、磨损、久坐、仅使用惯用侧之后,让神经和肌肉「接错线」了,在想要做个动作时启动了错误的肌肉,用错了力,或是某些肌肉无法平衡地施力。于是,肌肉紧绷、关节不稳定、姿势愈来愈跑位。
让我们回头想想,出生之后是怎么学会使用肌肉的?小贝比们似乎都是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七坐八爬,这些动作的产生来自于神经与肌肉的发展、调控、和稳定,而不是听懂爸妈一字一句的教学,才学会的。最神奇的是,多数小贝比们在出生后的1年半年内就自动自发地学会了这些模式,启动肌肉、控制姿势、并对抗了重力,还能有目的性的移动。
所以,假使我们不想再让神经肌肉接错线,而要重新接上对的线路,回归到较原始的动作模式,会不会就能减少这些疼痛呢?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DNS)是基于婴儿发展过程这样想法的复健方式。从呼吸优化开始,适当激发横膈膜动作,并稳定脊柱。等于做任何动作之前都有稳定核心,四肢就能更有效率且更稳定地活动。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学者认为,更有3个感觉运动控制层次,分别是:
- 脑干和脊髓层次
- 亚皮质层次
- 皮质层次
而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提倡的,是改善亚皮质层次的层级,在潜意识改变肌肉启动的方式。在亚皮质层次,包含由颈深屈肌、横膈膜、腹壁肌肉、骨盆底肌肉、脊椎深部肌肉,组成了综合稳定系统。这个核心稳定系统会在任何肢体动作、头部动作、颈部动作要启动之前,都需要先协同启动,来执行各种动作。
这个系统失去平衡,等于核心不够稳定,动作就欠佳,引发代偿,容易紧绷也更容易受伤。目前,无论在运动医学领域或神经疾病治疗上,都有研究者开始提倡「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帮助患者度过难关,是种愈来愈受欢迎的复健方式。
横隔膜的生理运动是任何运动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肋骨向侧部移动,胸腔的下方打开,胸骨向前腹部移动并且不随呼吸而上升。这时腹部肌肉作为隔膜的支撑。腹壁不仅需要向下扩展,而且还需要在所有方向均等扩展(可看图示较好理解)。
所以,较正确的呼吸模式和躯干稳定应该要有以下条件:
- 注重脊柱的直立。
- 呼吸时胸部动态稳定。
- 确认横膈膜稳定下降。
- 上腹部均等地往外往下扩张。
刚开始自主练习时,你可以採取坐姿或站姿,保持脊柱直立,将两手放在双侧肋骨下方,感觉一下,是否吸气时整个胸腔与腹腔会往后往外往前扩张呢。如果你发现吸气的时候,自己好像在憋气,肚子是往内缩的,那可就不对了!虽然我们不太可能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呼吸,但当你学会这些做法,每天可以照三餐练习个几次,让身体更习惯优化的呼吸方式。
假如横膈膜无法好好下降,或是出现不对称的压力,上半部分的腹部出现收缩,肚脐位置会向上移位。这时,患者可能通过启动下腹部肌肉来进行后倾骨盆补偿,姿势就会变差。最常见的几个:
- 下背部张力增加,横膈膜与骨盆肌肉不再平行彼此,就像剪刀刀柄原本从阖住对齐的模样,变成了打开剪刀,或说螃蟹开钳那样。肩胛骨之间的慢性张力增加,且髋部前方紧绷。
- 上背部紧绷,可能是上背部运动不足或胸大肌很紧绷,导致圆肩、胸闷,在中背部长期疼痛。
- 上背往后、下背往前,让胸部落在骨盆后面,而使慢性张力改变造成中背部的疼痛。
根据DNS这样的理论,若长期使用错误的呼吸技巧,会导致姿势不良与不适当的肌肉启动,也是慢性疼痛与紧绷的来源。大家也可以自我检测一下。如果你的髋部前方很紧绷,很可能是下背部张力增加,且骨盆前倾导致的,务必要时时提醒自己,将尾椎往内收、不要往后翘。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圆肩、胸闷,那就是上背部太紧绷造成。
于是,学会优化呼吸的技巧,可以矫正姿势并启动正确肌肉,可说是「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矫正的第一步。
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开始遭遇到各种慢性疼痛,活动度不佳,肌肉紧绷,关节僵硬的问题,这时藉由「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的呼吸练习,我们可以减少肌肉代偿,回到较原始的校正训练,以减少疼痛。下次,我们再来介绍更多的「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运动练习法。
(本文获照护线上授权转载,原文为:优化呼吸,矫正姿势,启动正确肌肉,试试看「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
欢迎加入《优活健康网》line好友,更多医疗新知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