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湿疹|2岁男童6个月大时证实患严重湿疹,更需入院接受治疗,日夜皮肤痕痒难耐,携子外出更被投以歧视眼光。母亲作为主要照顾者,饱受身心折磨,庞大医疗费用更令家庭开支百上加斤。病人关注组织盼***增加资源,支援严重湿疹儿童及家庭。撰文:Eidth@Medical Inspire │ 图片来源:湿疹关注组、香港过敏协会
儿童湿疹|2岁幼童患严重湿疹,饱受歧视!三孩母压力爆煲:外出经常被投以奇异目光,好大压力唔敢带佢出街
异位性皮肤炎(AD)又称湿疹,是香港以至全球最常见的儿科皮肤病,在先进国家,过去数十年湿疹的患病率增加了2至3倍。9月14日为世界湿疹关注日,湿疹关注组联同香港过敏协会呼吁大众关注儿童湿疹问题,同时希望***增拨资源支援湿疹儿童病患家庭。原来香港5岁以下湿疹病患近1万名,严重病例佔一成。照顾一名湿疹儿童十分艰辛,3孩之母的陈太表示,现年2岁大的幼子3个月大时出现湿疹病徵,6个月大时证实患有严重湿疹,需入院接受治疗。陈太忆述:「最初不清楚幼子出现红疹及皮肤问题是湿疹先兆,直到他半岁时到医院检查才得悉儿子罹患严重湿疹。当时儿子皮肤已经发红出水,出现细菌感染,需紧急入院治疗。经历2星期住院治疗后,虽儿子病情有所好转,但全家却因儿子湿疹一病感到非常困扰。」
陈太作为3孩之母,平日不仅要照顾儿子们,更要上班工作。在家庭及工作的体力及精神倍受消磨下,更有段时间情绪崩溃,她分享说:「每天夜晚我不得不抱着小儿子同睡,因他经常被痕痒折磨而整夜不寐,我需不断照料安抚,结果两人都睡不好。我第二天更要一大早起将儿子们送到学校及托儿中心才上班,下班后还要接他们回家照顾。」
除了照顾家庭令陈太疲惫不堪,还要应对外界对湿疹不理解的目光和压力。每当带幼子外出时,街上行人都会对儿子投以奇异目光及无情评论,认为是她怀孕时乱吃东西,才引致儿子患有湿疹,令陈太倍感困扰。尤其是香港夏天湿热,幼子湿疹肌肤更易受到刺激,令病情加剧,故在炎夏她更不敢带儿子外出游玩,令儿子的童年缺乏社交机会及外出游乐的时光,陈太作为母亲感到非常沮丧。因湿疹问题严重,现时幼子由公立医院儿科转介到由专门治疗湿疹的「儿童皮肤科」,医生建议陈太使用漂白水*为儿子浸浴、生理盐水敷面、使用类固醇及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幼子情况虽偶有好转,但一直反覆无常,令陈太非常无助。
最近,医生建议陈太让幼子接受生物製剂治疗,约有6至7成机会令幼子情况好转,但是治疗费用每月高达3千多元。对于要照顾3个孩子的家庭而言,是一项颇高昂的经济负担,加上每月幼子在治疗湿疹所花的费用,如生理盐水、管状绷带、湿疹用润肤膏、营养食品等,已佔家庭开支不少。但为了减轻儿子因湿疹所受的痛苦,她和丈夫毅然决定开始生物製剂治疗。陈太及幼子的故事只是香港湿疹儿童的冰山一角,湿疹关注组注册社工黄敏儿女士表示,家长在照顾他们时经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及无力感,易出现焦虑及抑郁徵状,长远影响亲子及家庭关係,如出现语言暴力、家庭冲突等。家人之间出现矛盾或儿童反抗行为,为病情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些都会不经意加深家长及儿童的压力,甚至影响照顾者与家中其他小孩之间的关係。
低收入家庭面对的湿疹问题时更为严峻。除了日常生活的开支,亦要负担沉重的经济压力去治疗子女的湿疹。医生诊金、药费及其他相关医疗开支等,都会为低收入家庭带来庞大的经济负担。狭窄的居住环境更会加剧湿疹的症状。
*稀释漂白水浸浴有效舒缓中重型湿疹,只适合治疗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湿疹复发问题,因为漂白水能够杀灭病毒、细菌、真菌,其中包括金黄葡萄球菌,因此用稀释漂白水沖凉,可以清除皮肤上的细菌,纾缓湿疹病情。使用前请徵询医生意见,切勿胡乱使用,使皮肤受损或病情加剧。
香港平均约五名儿童中便有一名有湿疹。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可能会反覆,令病童及家人感到困扰,家长积极参与治疗和给予支援十分重要。以下是关于儿童湿疹相关建议:
- 小朋友会因脸上的红斑、变厚和变粗的皮肤而觉得难为情,甚至 而觉得难为情,甚至 被同学排斥。家长应对病童多些体谅和关心,耐心地解释此病不 ,耐心地解释此病不 具传染性,鼓励小朋友接受现实和惯常参与日常社交活动。
- 加强与学校沟通,与老师讲述药物可能会令孩子感到疲倦,并请 老师给孩子按时涂搽药膏,亦让老师了解这病并无传染性,尽量 让孩子有正常社交生活。
- 在徵询医生意见之前不应自行决定使用药物或使用他人的药品治 疗湿疹。
- 教导病童在感到皮肤痕痒时分散注意力,并经常修剪指甲以防抓 痒时抓伤皮肤。
- 皮肤痕痒时可按照医生指示服用止痒药物。一般而言,口服止痒 药会令人有昏睡的感觉,所以尽量避免在外出时或上课前服食。
- 患有湿疹的儿童,其症状是可控制的,而各人病情有所不同,约 人病情有所不同,约 70%湿疹病童于青少年期会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