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岁的刘奶奶踩着脚踏车,手上挂着一大串、老伴需要使用的纸尿布,画面看来有点惊险。还好在社区药局的帮助下,纸尿布定期宅配到家,奶奶终于不用再涉险。
在省内,即使再偏远的地方,几乎都还是有社区药局。根据财政部统计,2022年全国社区药局家数已破1万家,密度比便利商店还高。其中不少更全年无休,可说是民众的健康守护据点。
佳药长照药局特约居家药师张倪芳就笑称,自己像健康照顾站的里长伯。「长辈对我们的黏着度高,每个月至少有几百名、甚至几千名的长辈来药局报到领慢性病处方笺,我们不但熟知长辈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连家中的外籍移工跑掉了都知道。」
陪聊天听苦水,药师快速掌握长辈健康状况
换言之,当认识10几20年的长辈,处方笺突然改变,或是无法自己来领药,药师多半能敏锐推测,长辈健康状况恶化,可能需要更多帮助。
刘奶奶就是一个标準案例,不过健康状况出现变化的是她的先生。
服务奶奶的天赐药局负责人罗雅贞说,原本奶奶都会陪着有慢性病的先生一起来药局领慢笺,先生从原本能走,到后来不太能走,最后必须长期使用纸尿裤,就变成奶奶一个人来药局拿药,偶尔会停下脚步和他们聊天、诉苦。
「奶奶是骑脚踏车来拿药,还买一大串的纸尿裤,来回其实相当危险,加上奶奶平时必须照顾爷爷,老老照顾很辛苦,我决定直接把药物和纸尿裤送到她家去,平常也会互通LINE,推播长照2.0资讯给他们老夫妻知道,」罗雅贞说。
用LINE串接资讯,社区药局转型长照服务据点
省内走向超高龄社会,像刘奶奶这样子的社区长辈愈来愈多,他们不一定是长照2.0的服务对象,但逐渐出现更多的高龄服务需求,对***提供的长照服务也一知半解,有听没有懂,需要使用时常常找不到资源。
罗雅贞说,长辈在医疗院所解决完急性疾病需求,回到社区后,想再找专业人员谘询慢性病状况,最好的选择就是去社区药局,随时进门就能问问题,还能透过LINE直接沟通,「长辈很喜欢互通LINE,天天传图片和你打招呼。」
这也是不少社区药局开始转型的契机,除了提供药事服务,也帮助老人家寻找职能治疗师或营养师,甚至已经有不少药局设置长照服务据点,让长辈透过活动延缓老化、预防失能。
「许多老人家知道要运动,也知道要吃得营养才不会出现肌少症,但他们找不到专业的人在哪。我们熟悉长辈的需求,就可以精準转介服务,」罗雅贞说。
加上药局贩售许多长期照顾物资,当家属购买的照顾物资改变,也等于照顾样态改变。「我们就能提供长照喘息服务,让家属能适时地休息,降低照顾压力负荷,也因为接住家属崩溃的情绪,彼此会建立深刻的交情,」张倪芳说。
此外,也有愈来愈多药师选择直接走入民众家中,了解平常的照护状况,并提供药事整合服务,让疾病控制得更好。
从药物看端倪,避免长者落入失能状态
佳药长照药局就是一间提供全方位长照服务的社区药局之一,每天有大量的长辈来到药局,除了买药、领药,也能申请长照服务、喘息服务、辅具租赁、或居家无障碍环境改善。天赐药局也设有长照站。
不过张倪芳认为,预防老人家落入长照状态,是药师更重要的责任。
这怎么做到?张倪芳说从药物就能看出端倪。她指出,老人家到药局领巴金森氏症的药物,就能知道对方未来跌倒的风险高,如果能及早进行居家的无障碍环境改善,就有机会预防跌倒,在长辈还未使用到正式长照资源时,避免落入失能,维持行动能力。
罗雅贞就很推广一项辅具:爬梯机。她工作的服务範围以新北市三重区为主,当地有许多老旧公寓,「顶楼是加盖又加盖的那一种,完全没有电梯。」当里面住的老人家「脚力」不够,渐渐不爱出门,日照不够、肌力不够,容易愈来愈退化。
罗雅贞说,租借爬梯机,不只帮助老人家下楼活动,若有就医需求,也不必特别叫救护车请人揹下楼,可以省下一些费用。
扛起长照第一线,药师公会:社区药局应跟上趋势
新北市药师公会2020年成立长照委员会,是全省内第1个设置长照委员会的药师公会,系统性替药师开设长照相关教育训练、个案研讨课程,辅导社区药局取得辅具租赁资格等,积极推动社区药局转型,提供长照相关服务。
新北市药师公会推动4年至今,新北市1,269家社区药局中,约300多家社区药局加入转型行列,提供的长照服务深度或广度各有不同,其中有35家药局主打「长照药局」,其余则可以上网自「新北市药事照护服务地图」中找到。
倪芳和罗雅贞都坦言,药师做长照服务,增加的工作量很惊人,长照个案经常是药师利用额外的时间去服务,除了拥有长照知能,也必须拥有善心与热诚。
「我认为社会流行不一定要跟,但看见长照趋势一定要做,」新北市药师公会理事长许有杉说,社区药局及早拓展长照领域、提供全方位健康整合服务,打造成全民的第一线长照谘询站,是未来药局生存的必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