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孩子变太胖,「减少热量摄取」小心反阻碍生长!父母必学的「红黄绿饮食法」击退肥胖

时间:2024-12-27 11:59:45点击:61健康

随着高糖、高油的饮食越来越盛行,儿童肥胖率也随之上升,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小时候胖,长大自然就会瘦了,但这是不正确的观念,儿童肥胖不但与过敏、气喘比例提高有关,也可能造成生长迟滞,除此之外,还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健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甚至在门诊中会发现有10来岁的孩子,竟然出现痛风的症状

南部的孩子比较胖?可能是这2个原因导致

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饮食不均以及运动不足。除此之外,也可以约略从父母的体态找出孩子肥胖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其中一方肥胖,子女有40%机会有肥胖症。如果父母双方均肥胖,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会增加双倍。为何会有如此的关联性存在呢?主要是因为父母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容易让孩子学习到和父母一样的生活型态,也容易导致相似的体态。

教育部曾经公布一项有趣的调查,在学童过重的调查当中发现有「重南轻北」的现象,学童过重比例超过25%的县市全在南部,依序是嘉义市、台南县、高雄市、嘉义县、高雄县、屏东县6县市;在北部的学童过胖比例稍微偏低,新北市比例为24.4,基隆市24.2%,台北市23%。

当时的董氏基金会营养组许惠玉组长表示,南部人似乎比北部人爱吃甜食,例如南部的茶饮料中的甜度比北部茶饮甜10~20%。此外,都市人比非都市人瘦,也是国际间的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北部的资讯流通程度比南部来得高。

「三少一高」+「红黄绿饮食」 帮孩子击退肥胖

要改善孩子肥胖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从饮食和运动改变,不过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减低热量摄取」,这样反而可能阻碍孩子生长。小朋友的饮食控制,重点应该在于「三少一高」——少油、少盐、少糖、高纤。不建议父母一次太剧烈地改变孩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样反而可能让孩子对减肥这件事产生反感,因而造成反效果。比较理想的做法应该是逐步减少孩子所摄取的垃圾食物量,或试着用健康的点心取代零食。运动也是一样的道理,替孩子规划逐步的运动计画,让健康的饮食和运动自然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份。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资料显示,以均衡饮食为基础的「红黄绿灯交通号誌食物分类」,将食物依据热量以及营养成分,加以归类,再将「绿灯走,红灯停,黄灯要小心」的概念转换于食物中,除了特殊的健康状况外,照着「红黄绿饮食」进行饮食控制,将会对改善肥胖有莫大的成效。

1. 绿灯食物

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促进身体健康,是每天必须选用的食物。包括低油、低盐及低糖的五榖根茎类、奶类、蛋豆鱼肉类及蔬果类。例如米饭、馒头、低脂奶、凉拌豆腐、清蒸鱼、烤鸡、蒜泥瘦肉、烫蔬菜及新鲜水果等。

2. 黄灯食物

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油、糖、盐分含量较高,是必须限量的食物。包含油、糖、盐分较高的五榖根茎类、奶类、蛋豆鱼肉类及蔬果类。例如炒饭、甜鹹麵包、全脂奶、煎鱼、大油炒蔬菜、水果沙拉等。

3. 红灯食物

只提供热量、油、糖、盐分,而其他必需营养素含量很少,只可偶尔选择的食物。包括高油、高盐、高糖的五榖根茎类、奶类、蛋豆鱼肉类及蔬果类。例如炸薯条、洋芋片、豆腐乳、鹹鱼、腊肉、香肠、培根、油炸豆腐、炸鸡、炸猪排、酱菜、蜜饯、甜果汁、糖果、巧克力、汽水、可乐等,但是平日最好还是保持安全距离。

另外,临床观察发现接受隔代教养的孩子,发胖的机会增加许多,推测原因是因为祖父母常过于宠爱,透过提供许多零食、饮料,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却造成孩子肥胖的问题,这一块也是父母或长辈需要特别注意的。

孩子如果喜欢边吃晚餐边看电视,也是肥胖问题更加严重的原因之一,因为边看电视会使得孩子摄取过量的食物而不自觉,同时也容易增加吃零食的机会,因此建议父母循序渐进地改变孩子边吃东西边看电视的习惯。

马偕纪念医院〈儿童减重,要用对方法〉
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营养与儿童肥胖〉
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网站〈谈预防儿童肥胖〉

责任编辑:吕宇真
核稿编辑:陈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