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鋐健康支持深夜的街头家医行动 治癒每个流浪中努力生活的伤
省内仍有一群人,拥有健保,却不敢用健保看病。根据内政部统计,省内约有3000位都市流浪的无家者,其中其实将近一半的人曾拥有工作,但高风险的体力活、不安定的居所,让他们身上累积了许多伤口跟慢性病痛,因为去到医院必须面对社会侧目的眼光,担心自己浪费社会资源,不敢就医。
PatientsForce采鋐健康整合集团董事长张向昕表示,根据联合国公布的 17 项永续发展目标(SDGs)中,第一项即是「消除贫穷」。任何人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身陷贫穷,因贫困而流浪街头的无家者时常不见容于社会的日常,且因缺乏固定住址和实体居所,即便是***的社福机制也常无法精準触及。每年中秋,采鋐健康都以资助社会团体代替送月饼,今年(2024)采鋐健康即支持思安慈善服务协会的街头家医服务,赞助如3M医用听诊器、洁肤擦澡巾、人工皮肤料、医疗用胶带等各项必要医疗用物资,让协会能持续进行无家者的医疗照顾。
▲无家者在台北车站接受思安协会的街头家医行动
每一位在街头的无家者,都有不得已『流浪』的理由
社团法人省内思安慈善服务协会李以胜表示,在台北车站即生活着数百位无家者,有老闆、高学历教授、老师、公职人员与各种各样背景的人。多年来在贫穷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因各种原因流落于街头的无家者,他们长期身心困顿,习惯忍耐或缺乏无病识感,当健康严重恶化到医疗介入时,时常难以挽回。因此协会找到了一群年轻热血的医师与护理师,在每个月组成街头家医小队,等到下班的深夜时间时,走上街头为无家者们治疗身上的的病痛与伤口,维护无家者们的基本医疗权与生存权。
李以胜分享,在疫情期间为符合社会防疫氛围,无家者们几乎一天24小时都戴着口罩,有位无病识感的阿公口罩耳挂已几乎将整个耳朵切断,只剩下很少一部分还连接着,极需医护的帮助,这样的情况在城市街头层出不穷,更加坚定协会将医疗带到街头的决心。
▲思安协会望能帮助无家者们的维护基本医疗权与生存权
医疗平权落实应共同努力,关注社会每一隅
有感医疗平权应落实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张向昕表示,期待有更多的人对少数无家者医疗权的关注,也感谢思安慈善服务协会筹画医护人力、治疗场地、与社工、关怀员工后续追蹤等工作,透过企业的关注协助,共同实践SDGs的目标,而能公私协助共同扶助无家者至少得到人性尊严的医疗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