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症是一种慢性的自体免疫疾病,学名为修格兰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常因初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女性罹患乾燥症的机率远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至60岁之间。
1名45岁的林小姐是一名合唱团成员,多年来热爱歌唱,却在一次发烧感染后,她感到体力大不如前,频繁出现乾咳、练唱时也感到气不足,肺活量明显下降,让她深感困扰。林小姐决定前往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胸腔科就诊,经检查被诊断出有间质性肺病变,随后转诊至风湿免疫科陈珑方医师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为乾燥症。经过半年治疗,她的肺功能完全恢复,如今已能自在歌唱,再次站上舞台实现音乐梦想。
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胸腔科陈珑方医师指出,口乾、眼乾是最常见的表现,但部分病人可能伴随皮肤乾燥、关节痠痛、疲倦等症状,更严重的病人甚至可能影响到肺脏、心脏、肾脏或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她形容这种疾病如同「温水煮青蛙」,特别是在省内湿热气候下,容易让病人忽略早期异常情况,延误诊断与治疗。
乾燥症的确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确,医学上认为其发生与先天性遗传及后天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且常与其他自体免疫疾病并存,如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根据统计,女性罹患乾燥症的机率远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至60岁之间。陈珑方医师提醒,乾燥症相关的自体免疫抗体 anti-SSA(Ro) 与 anti-SSB(La),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健康,严重时甚至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或新生儿红斑性狼疮等问题。因此,若病人有生育计划,务必积极与专业医师配合治疗,以确保母婴健康。
陈珑方医师进一步指出,乾燥症的诊断需经过谨慎排除其他潜在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过敏反应、感染、糖尿病等因素。如果出现眼睛乾涩、关节痠痛、皮肤对光敏感,或是嘴巴乾燥到进食时需要水协助吞嚥,甚至半夜因口渴频繁起床饮水,且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应儘速前往「风湿免疫内科」就诊,接受专业评估,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虽然乾燥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并非无法控制,只要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并定期进行专业追蹤,大多数病人都能有效控制病情,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重拾健康与自信的人生。
加入华人健康网LINE@好友,健康资讯不漏接!
延伸阅读:
- 肩膀锁骨痛老是治不好?恐肩峰锁骨关节损伤!陈钰泓医师:必知4大症状
- 口腔癌是青壮年杀手,远离3大危险因子!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安全精準、存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