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报导】经常觉得眼乾、口乾,58岁陈姓男子并未在意,日前反覆发烧,容易急喘,至胸腔科就医,检查发现,肺部积水严重且肺纤维化超过3成,紧急安排住院,确诊为自体免疫疾病「乾燥症」併发肺纤维化。医师提醒,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如出现「喘、咳、累」等症状,务必积极就医,在医师评估下接受影像检查。
乾燥症恐引发肺纤维化 严重导致呼吸衰竭
中华民国风湿病医学会秘书长卢俊吉表示,肺纤维化是乾燥症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併发症,许多病友一开始并不知自己罹患乾燥症,导致确诊时已相当严重。一旦併发肺纤维化,肺功能受损,也会提高併发感染或呼吸衰竭的风险,甚至在短短两个月内急性恶化,呼吸衰竭。
陈先生就是典型个案,虽然有乾眼症,经常口渴,每天饮用许多开水,但不曾因此就医,直到这次发烧、呼吸困难,就医检查后确诊为乾燥症,为一种自体免疫疾病。住院接受治疗,2个多月,爆瘦12公斤,随着疾病快速进展,肺纤维化面积已扩大至5成,导致剧烈咳嗽与喘不过气,体能状况瞬间老化到像85岁。
中华民国风湿病医学会理事长郑添财指出,资料显示,每10位自体免疫疾病病友中,即有1人併发肺部纤维化,一旦免疫系统异常侵害肺部,将产生大量异常的疤痕组织,逐步削弱肺部的携氧能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死亡风险比许多癌症还高。
肺纤维化勿忘定期检测 避免耽误治疗时间
卢俊吉强调,渐进性肺纤维化对自体免疫疾病的病友生活影响甚鉅,包括,呼吸道症状、急性恶化、肺功能下降,影响生活品质,更可能有致命风险,
「治疗肺纤维化的首要目标为及时延缓肺功能恶化,稳定病况。」卢俊吉说,临床试验证实,儘早使用抗肺纤维化药物可降低57%的肺功能受损速度,减少74%急性恶化发生与死亡风险 ,建议病友在确诊肺纤维化后,应积极接受治疗,以尽可能保留肺功能。
健保署于2023年扩大抗肺纤维化药物给付对象,但需事前审查,必须附上「过去1年内可证明疾病进展之病历及相关检查报告」,但许多病友并未定期检测肺功能,因提不出相关资料,而无法及时用药,延误治疗黄金期。
别轻忽日常咳嗽 远离肺纤维化
卢俊吉提醒,「肺功能检测纪录」对抗肺纤维药物申请有一定的必要性,提醒病友与医师讨论,接受第1次检测,了解自己目前肺部健康现况,并为日后可能发生的治疗,事前做好準备。
9月国际肺纤维化月,中华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友协会张玲媛理事长表示,将与其他自体免疫疾病病友协会合作发行「肺功能追蹤小卡」,提供病友记录肺功能检测数值,藉此自主观察数值变化,以强化定期检测肺功能的意识。
郑添财提醒,所有高风险族群都应注意自身肺部健康,一旦出现「喘、咳、累」症状,应儘快与医师讨论安排影像检查,评估肺纤维化的可能性,才有机会阻止渐进性肺纤维化持续进展,预防肺部急性恶化。
核稿编辑:陈如颐
# 首图来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