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疲倦的背后 其实可能不是缺氧!而是循环问题

时间:2024-09-18 12:00:06点击:74健康
身体缺氧还是循环差?透过中医和运动找出根源。

【健康医疗网/编辑部整理】经常觉得胸闷、常想打呵欠、精神不济,有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吗?是不是身体缺氧了?不要自己吓自己,所谓的身体缺氧,大部分指的应该是循环不好,週边血管没有运作或打开,无法把代谢的废物清除,而非含氧量不足。

真的别担心,只要心脏和肺脏的功能都还正常,一般人很少有缺氧的问题,事实上如果让这些自认有缺氧症候群的人马上去运动场走一走,可能精神就变好了,因为这些人应该不是缺氧,而是血液循环不足。

人体静止的时候,大概有8成以上的週边微血管是没有打开的,因此组织的废物都较容易堆积在週边组织,例如会造成肌肉痠痛的乳酸堆积,而运动可以让週边微血管运作并快速清运废弃物并带入氧气,血液循环加快、通透增加,堆积废物清除,人也会变得精神好、肌肉不痠了。

中医认为长期情绪压力会引发气滞血瘀

以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症状大略应该是列在气滞血瘀,或是肝气郁结等这类的证象。中医认为,长期情绪压力会引发气滞,气滞导致血管不自主收缩,进而再造成血液循环不佳,重複的恶性循环。

在治疗上,中医通常使用能活血、促进血循的药物,也可以食用一些补气的药材或食材,例如黄耆、四君子汤另外,活血的则可以选择川七、红景天或是丹参等等,都是不错的药材。

而压力大、情绪容易紧张发生的过度换气症候群时,则可以选择解开「气结」的药,或是解郁的药材。中医认为过度激动的情志刺激,会影响肝的疏泄,以致于肝气郁结,可以用像陈皮、玫瑰花、茉莉花、郁金、香附、佛手等药材,加强郁结的肝气疏泄,让气血比较通畅。

提升血液循环 才能达到促进新陈代谢效果

是面上有很多保健品,强调可以增加身体的摄氧量,但实际上的作用还是以提高血液循环的方式,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

所以,如果真的要让身体补充到氧气,总归还是要从增加血液循环来做,运动是最有效的方式。有氧运动其实重点不是在吸进了多少氧气,实际上在做有氧运动的时候,最多的动作是不断地吸气、吐气,反而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做有氧运动却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因为不但週边微血管大多打开了,身体气体交换增加,而这个时候,如果来测动脉氧浓度,或许比静止时还要低,但是却比完全不动、动脉氧浓度高的时候更有精神。

腹式呼吸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腹式呼吸的呼吸更深层,让肺泡扩张,空气交换更有效率,而且做腹式呼吸时整个横隔膜都在运动,经常做腹式呼吸,也像随时随地都在做运动。

另外,如果能适时释放自己的压力并学习自我放鬆技巧,使身体不再紧绷或感到处于高压之下,对于血液循环与身体利用氧气之效率会有很大帮助,对于前述「过度换气症候群」的患者,自我放鬆是非常重要的。

(内容授权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