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分为急性与慢性。研究显示,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机率会发生荨麻疹,23.3%的华人都曾出现荨麻疹症状,女性则是男性的2至3倍。在省内,每5个人就有1人曾有长过荨麻疹的经验。
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人罹患慢性荨麻疹,有研究发现,有高达7成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都是压力引起。林口长庚医院皮肤部皮肤免疫科药物过敏中心主任陈俊宾表示,除了食物、药物外,天气热、运动后流汗、压力大等原因也诱发荨麻疹发作。
慢性荨麻疹有6成是免疫疾病引起
急性荨麻疹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突然发得全身到处都是,但不到半天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蹤,顶多发作2、3天,会自己痊癒。慢性荨麻疹则会反覆发作超过6週以上,发病期间,患处如同蚊虫叮咬的「红、肿、痒」症状,可能缠身数10年。
慢性荨麻疹通常不是食物过敏引起的,引发的原因很多,可分类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约佔60%;另一类是诱发性荨麻疹,约佔40%,包括物理性荨麻疹(如皮肤划纹症、延迟型压力性荨麻疹、震动型血管水肿)、胆硷型荨麻疹、肾上腺型荨麻疹、冷荨麻疹、运动引发型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水因性荨麻疹等。
出现「红、肿、痒」症状超过6周 速就医
陈俊宾说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自体免疫系统失调的疾病与外在过敏原无直接相关,但过敏原、压力大、焦虑等情绪可能诱发或加重。好发年龄为20至40岁,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发病时,患者体内免疫细胞异常分泌会造成风疹块与血管性水肿,进而引起「红、肿、痒」三大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会在一、两天内消失,但很快又会出现在不同部位。由于其症状很容易被视为吃到不新鲜食物的偶发性过敏反应,患者往往在发病5个月后才会进入正规疗程。陈俊宾提醒民众若突然且反覆出现三大症状超过6週,有可能属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务必要到大型医疗院所进行检查与治疗。
女护士痒到无法工作、无法睡觉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患者不仅会因为红、肿症状而改变外观、影响自信,难以忍受的痒感还会冲击工作、睡眠、亲密关係。有调查发现,逾半数患者处于高度精神压力,精神压力仅略低于癌症。调查更发现,逾半数患者痒到睡不好,焦虑与忧郁的风险更是常人的1.79倍与1.61倍 。
陈俊宾分享临床案例,一名40多岁的女性护理师,长期饱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所苦,即稳定服用抗组织胺,但症状仍无法缓解,痒感不仅让她睡不好,也难以投入在医疗服务上。想要快速止痒的她,不惜装上化疗用的人工血管,以利自行施打止痒针,有时甚至每6小时就要注射一次,才能好好睡觉、专心工作。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治疗目标:清零病灶
所幸,随着治疗药物的突破,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治疗在免疫调节剂问世后,多数患者皆可以摆脱恼人的「痒」,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台中荣民总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治医师陈怡行表示,在多元药物的支持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治疗目标已设定在清零病灶,患者要夺回自信、生活与睡眠品质,并持续在职场上发光发热绝非梦想。
陈怡行强调,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绝非暂时性的过敏反应,需要仰赖长期且稳定的疾病控制,若只有在发作时才用药,甚至是紧急使用类固醇压制症状,不仅可能导致疗程延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稳定控制疾病;患者在停用类固醇后,还得要面对更剧烈的疾病反扑。
攻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必知「三要、一不」
面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陈怡行提醒患者谨记「三要、一不」口诀,就可以夺回自在人生。
要就医:莫名发生红、肿、痒三大症状超过6週,建议到大型医疗院检查与治疗
要持续:持续使用药物很重要,只有透过稳定治疗才能及早控制疾病、清零病灶,夺回自在人生
要回馈:自身对于治疗的期待与治疗期间的不适,以利主治医师打造个人化疗程,并透过调整剂量、及早投药帮助患者改善副作用冲击。
不依赖类固醇:若只在发作期间才透过类固醇来紧急控制疾病,不仅无法对症下药,停药后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疾病反扑,甚至引起水牛肩、月亮脸、甚至青光眼、白内障等副作用。
文/邱玉珍、图/巫俊郡
谘询医师:林口长庚医院皮肤部皮肤免疫科药物过敏中心主任陈俊宾、台中荣民总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治医师陈怡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