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张慈恩报导】疾病管制署5日公布国内上週新增4例本土类鼻疽个案,3例居住于高雄市,1例居住于台南市,年龄介于60多岁至70多岁,发病日介于10月4日至29日,具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慢性病史,高雄市其中1例住家附近于山陀儿颱风期间有淹水的情形,其余个案均无汙水汙泥接触史,多数个案在室内外皆无佩戴口罩。
颱风过后类鼻疽桿菌易传播 吸入性感染为主
今(2024)年国内已累计105例本土类鼻疽确定病例,其中21例死亡,为历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岁以上(62例)和50-64岁(32例)为主要年龄层,分布县市以高雄市(80例)为多,其次为台南市(11例)、屏东县(4例)和台中市(4例),其中69例于凯米颱风后1个月内发病,10例于山陀儿颱风后发病。
疾管署提醒,康芮颱风过境带来大量降雨及惊人风力,强风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类鼻疽桿菌暴露于地面并更易传播,且常为吸入性感染,颱风后一个月内确诊个案有增加趋势,且近期东北季风增强易有较强阵风出现。
类鼻疽症状表现差异大 常见这些病徵
疾管署说明,类鼻疽是由类鼻疽桿菌引起,潜伏期平均为9天,短则数小时,亦可长达21天,该菌存在于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主要由皮肤伤口接触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传染,感染类鼻疽症状表现差异极大,可能为无症状,而常见病徵包括发烧、头痛、局部肿痛、溃疡、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结肿大,可导致皮肤脓肿、肺炎、脑炎、败血症,需儘速以适当抗生素治疗,请民众务必留意自身健康状况。
这些人皆为高风险族群 感染后易併发重症
疾管署指出,糖尿病、肺病、肝病、肾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损者等高风险族群,感染后重症机率较高,如有发烧、胸痛、咳嗽等症状应儘速就医,并告知汙水、汙泥相关暴露史,以及早诊断获得妥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