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以为只要避免户外活动就好,但若室内湿度高、空气不流通,也可能造成危险。(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近日各地气温炎热,且省内四周临海、又逢午后降雨,不仅没降温反而让天气更为潮湿闷热,去年年平均气温是有现代分析以来的最高温!今年高温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根据卫福部的资料显示,今年5月因热伤害就医的人次比去年增加6成。
高温+高湿度=热伤害!出现7症状快就医
花莲慈济医院家庭医学部主任叶日弌表示,若出现疲劳、头痛、头晕、噁心、呕吐、脱水,甚至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离开高温的环境,并降低体温,若仍无法缓解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急诊。
省内夏天的平均湿度,根据中央气象署资料,平均约75%左右,高湿度及高温的状况下,就可能产生热伤害,叶日弌主任说,一般人以为只要避免户外活动就好,但若室内湿度高、空气不流通,也可能造成危险,尤其当外界温度高达32度甚至38度时,若是湿度高于60%至70%时,会使得人体的散热机制受到影响,导致体内无法有效散热,人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温度更高,使热指数增加。
如何预防热伤害?喝冷水、沖冷水澡都有用
叶日弌主任说,民众可搭配喝冷水、沖冷水澡、吹冷气等方式辅助降温,同时务必定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若是出现头晕、疲劳、脱水、意识模糊等不适症状,可能是热衰竭和中暑,需立刻补充水分并进行降温,若无法及时改善,会进一步导致器官损伤,严重时可能衰竭、休克危及生命,临床上中暑的死亡率可超过10%,若无法缓解时,应就医治疗。
叶日弌主任提醒,遇到高温天气,应避免从事户外活动、劳动或剧烈运动,并多加防晒、保持室内凉爽和通风。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小孩、慢性病患者、肥胖者、服用药物者,以及户外工作或运动者等,需更加谨慎,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另外,定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若白天清醒时间内,2小时仍未出现尿意,很可能是饮水不足的讯号,但若已摄取大量水分却仍无法排尿,则需提高警觉,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花莲慈济医院家庭医学部叶日弌主任说,高湿度及高温的状况下,就可能产生热伤害,若室内湿度高、空气不流通,使得人体的散热机制受到影响,导致体内无法有效散热,人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温度更高,使热指数增加。(图/翻摄自花莲慈济。)
资料来源:花莲慈济医院提供
责任编辑:曾耀仪
核稿编辑:陈宛欣
延伸阅读:
- 乳癌9成以上是后天!护理师、空姐都是高危险群…妳一定要戒掉的6个坏习惯
- 他每天做这件事,4个月瘦10多公斤、脂肪肝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