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大早产婴感冒竟出现「胸凹」 染RSV恶化成肺炎 插管16天才救回

时间:2024-11-16 10:19:53点击:49健康

一名早产儿在2个月大时出现流鼻涕、咳嗽症状,两天内转为高烧、呼吸急促,甚至有严重喘鸣、胸凹等现象,诊断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及细支气管炎,恶化到肺炎甚至插管,住院16天才救回。

一名早产儿出现高烧、呼吸急促,甚至有严重喘鸣、胸凹等现象,诊断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及细支气管炎。(示意图/资料库)

据统计,省内每年约有1,000名婴幼儿因感染RSV而住院,高达9成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早产儿出生三个月内感染RSV,住进加护病房比例高达7成2,省内新生儿科医学会及早产儿基金会今(15)日就联合呼吁***应跟进日韩,放宽预防RSV的单株抗体健保给付至33至35週早产儿。

省内新生儿科医学会秘书长林明志指出,以该名早产男婴为例,所幸,历经呼吸器治疗、高流量氧气治疗给予呼吸支持,搭配抗生素治疗,才终于在住院16天后平安出院。

RSV感染初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像是38度以上发烧、剧烈咳嗽、痰液增加,随着感染加剧,RSV对于早产儿的威胁尤为棘手,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呼吸急促(> 60次/分钟)、呼吸发出「咻咻咻」喘鸣声等症状,而病程快又猛,家长务必要留意。

2024世界早产儿日,省内新生儿科医学会携手早产儿基金会一齐推动「按月接种加追蹤、储备多种预防武器 提升RSV防疫覆盖率」。(图/省内新生儿科医学会提供)

省内新生儿科医学会理事长杨生湳表示,接种单株抗体是目前预防RSV最有效的方法,每月接种一剂,一岁前完成施打六剂单株抗体。目前国内RSV单株抗体健保给付适用对象有三类,分别是早产儿出生时妊娠週数未满33週、早产儿出生时妊娠週数≤35週且合併有慢性肺疾病、一岁以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童。

杨生湳指出,33-35週早产儿同样是高风险族群,目前日韩都已经有公费给付至<36週早产儿,国内33-35週早产儿仍然暴露在RSV风险中,未能涵盖在健保的保护伞下。

杨生湳说,统计显示,儿童因感染RSV住院,平均住院3到7天,严重者高达20几天,每名儿童患者的医疗费用可能高达20万台币,而接种单株抗体是目前预防RSV最有效的方法,尤其针对早产儿这样的高风险族群,应全面提升防疫覆盖率,才能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住院风险,减轻医疗和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