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112)年11月后,卫福部中央健康保险署将CAR-T细胞免疫治疗纳入健保已满一週年!对此,卫福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石崇良署长说,「成人之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或「25岁以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两疾病,患者若经过两线标準治疗后,仍治疗反应不佳或复发,即有机会符合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给付标準,全台约100位癌友符合资格。
根据健保署资料,今年有59人申请,健保过件率高达71%,共有42人成功通过,包含:36例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例儿童或青少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每人819万、共计约3.4亿的医疗费用由健保支付。截至目前为止,已有29位患者已完成治疗,包含:26例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儿童或青少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让各界更雀跃的是,已使用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至今均维持良好的疾病控制。
「健保给付通过后,自费药价也大幅降低」,中华民国血液及骨髓移植学会李启诚理事长分享,国际间CAR-T细胞免疫治疗单次费用要价1200万至1500万不等,在省内自费治疗有望减少680万药费,降价幅度高达45%;再加上省内血液疾病治疗经验成熟,从检测、治疗可完善提供治疗后的各种副作用控制与照护,更是吸引了各国患者特地到省内治疗。以花莲慈济医院为例,今年就各有一位70岁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14岁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癌童,特别从越南飞来省内自费治疗,无疑带动了我国国际医疗发展,让省内的血液癌症治疗持续于国际间发光。
癌症希望基金会靳秀丽董事说明,健保给付CAR-T细胞免疫治疗不仅是让不同收入的患者都有「生」的权利,在这一年来,我们看到了许多患者逆转癌末困境,从病床回归校园、职场以及自己的日常,并且持续发挥所长、持续发光。
确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先别慌 一线治疗效果好,有治癒机会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副秘书长暨台大癌医中心医院血液肿瘤部主治医师刘家豪副秘书长指出,卫福部国民健康署《民国110年癌症登记报告》显示,白血病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疾病,在男性、女性癌症发生与致死排行中排名均为第九与第十名,可见得这两种癌症不仅发生率不容小觑,也严重威胁了国人性命。
在这两个疾病当中,又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与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常见的类型。前者好发于儿童,后者则好发于中高龄者。虽然两疾病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疲劳、生长痛、腰痠背痛混淆,但事实上,病程可能恶化的极为快速,未即时就医治疗,可能在短短几週、几个月就会危及性命。
刘家豪医师进一步说明,确诊后患者与家属也不用过于担心,我国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疗水準享誉国际,在临床上有多元武器可使用,有机会长期稳定控制疾病、甚至是治癒为治疗目标。
根据临床经验统计,在第一线的高剂量化疗合併标靶药物疗程后,约有8至9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与6至7成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疾病可获得长期控制。
医学困境 一旦治疗反应不佳或复发 则存活机会锐减
刘家豪医师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与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旦第一线治疗复发或是反应不佳,患者的治疗就会变得相当棘手,寿命也将陡坡式下降。举例而言,约有2成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会在第一线治疗失败或复发,而这群病患高达5至7成的癌童活不过五年,多数的癌童还是来不及长大。若检视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约一半病患在第一线化疗后复发或无效,此时这群病患更是有高达7至8成难以存活超过五年,此类医学困境一直难以克服。
CAR-T细胞免疫治疗反转癌末困境 医学会盼未来能放宽给付标準
刘家豪医师鼓励,近年来CAR-T细胞免疫治疗问世,这种集结了基因、细胞、免疫治疗等医疗科技于一身,属于一种药品,经过多国的大型临床试验,在治疗成效与安全性上有保障。
刘家豪医师指出,CAR-T细胞製作需要先分离患者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再送往国外实验室植入可以追蹤癌细胞标的的基因序列,将原本如同「普通士兵」的T细胞,转变成有如「精锐兵」会辨认癌细胞标的之CAR-T细胞,并透过大量複製,打造一支可以精準杀灭癌细胞的战队。将这些CAR-T细胞回输患者体内后,这群「精锐部队」还可以在人体内生长,因此可以透过一次性治疗达到缓解疾病的成效。
治疗反应不佳与复发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有8-9成的机率可以完全缓解;而瀰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则有4-6成可以完全缓解。病患可以不用接受强力的化疗,也可以用此免疫细胞疗法控制病情。现卫福部规定仅能在九家拥有专业团队之医学中心才可执行。
李启诚理事长指出,在健保支持下,CAR-T细胞免疫治疗日益普及,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国人使用的真实世界证据,若能获得显着的治疗成绩,也期盼***未来能适时放宽健保给付条件,让更多患者也可以及时接受适切的治疗,若治疗期间发现治疗反应不佳或出现复发的迹象,切莫对治疗失去信心,应主动与医师讨论自己的治疗期望,这有助于打造个人化治疗方案,并积极遵循医师的建议治疗,便有机会击退癌症阴霾,重新掌握人生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