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经后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 无有效筛检工具如何及时发现、预防?

时间:2024-11-06 14:59:37点击:58健康
女性若发现有停经后出血、经期不规则、经血变多等异常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应就医进一步检查。

【健康医疗网/记者吴仪文报导】子宫内膜癌是子宫体癌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卫福部资料显示,每年新诊断的子宫体癌患者有9成以上都是子宫内膜癌。不过,目前子宫内膜癌还没有有效的筛检工具,民众该如何预防、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呢?为提升民众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国健署针对民众最常见的3个问题一一解惑。

常见QA一: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

与子宫相关的癌症包括子宫体癌、子宫颈癌等。国健署表示,其中子宫体癌又以子宫内膜癌最为常见,它好发于50-70岁女性,而且大多数都是停经后的妇女,根据最新癌症登记资料显示,110年新发个案中50岁以上女性就占了73.5%。

国健署指出,子宫内膜癌常见症状包括停经后出血、经期不规则、经血变多等异常出血,持续性***出血或红色分泌物,贫血、倦怠,下腹疼痛等。

常见QA二: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危风险因子?如何预防?

国健署表示,子宫内膜癌风险因子包括糖尿病、停经后肥胖、有妇科癌症家族病史、有长期月经异常的病史、曾被诊断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服用仅含雌激素或其类似物成分的药物或补充剂等。

其中,肥胖是子宫内膜癌很重要的关联因素,国健署表示,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30,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BMI正常者(18.5-24)的2-10倍,在澳洲有超过2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因为肥胖所致,而美国也有高达57%的病例归因于肥胖。

因此,在子宫内膜癌预防上,国健署提醒,民众应维持良好的生活型态及适当的体重,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维持适当体重,可有效降低20-30%子宫内膜癌风险。

常见QA三: 子宫内膜癌如何早期发现?

子宫内膜癌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过,目前子宫内膜癌还没有国际科学实证有效的筛检工具。若要及时发现子宫内膜癌,国健署署长吴昭军强调,女性应关心自身健康状况,及时警觉身体异状。

吴昭军署长提醒,女性若发现有停经后出血、经期不规则、经血变多等异常出血,持续性***出血或红色分泌物,贫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状,应尽速就医,并依照医师指示进一步检查、诊断、治疗,以阻断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