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了吗?医盘点10种「伤脑筋」 习惯...常焦虑、不喝水全上榜

时间:2024-09-22 17:59:55点击:67健康

现代生活中无意识间的日常习惯,会对大脑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重症医师黄轩列出十种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行为,会对大脑造成长期伤害,包含爱熬夜、不喝水及爱喝酒等等。

现代生活中无意识间的日常习惯,会对大脑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图/资料库)

重症医师黄轩在脸书专页中发文分享,随着科技和饮食文化的发展,许多看似平常的行为,从饮酒、熬夜到长期焦虑,都可能加速大脑的衰退,并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黄轩整理出十种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行为,包括7个「爱」、3个「不」,可能会对大脑构成长期伤害:

  • 爱喝酒

饮酒会对大脑中的白质造成损伤,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其他神经相关问题。酒精的神经毒性,会导致大脑白质病变,影响认知功能、运动控制和情感处理,破坏大脑白质的微结构,特别是长期饮酒会加剧神经讯号的传递障碍。

饮酒会对大脑中的白质造成损伤,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其他神经相关问题。(图/Pixabay)
  • 爱吃甜食

研究显示,青春期摄取高糖饮食,恐会引发精神健康问题,例如记忆力下降和过动症等。黄轩提到,2022年一项研究指出,如果每日超过20%的能量来源来自超加工食品,认知能力衰退速度将会加快28%。

  • 爱吃炸物

黄轩表示,油炸食物中含有大量发炎物质和反式脂肪酸,会对大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会加速认知功能下降,特别是涉及记忆和学习能力的部分,尤其是反式脂肪酸,长期摄入可能损害大脑的能量代谢系统,导致大脑对热量控制失调。

黄轩表示,油炸食物中含有大量发炎物质和反式脂肪酸,会对大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图/Pixabay)
  • 爱吃饭

精緻米饭和白麵,属于高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这些都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大脑的认知和情绪功能!黄轩说明,长期摄取高GI饮食,不仅会增加代谢负担,还可能使思考和情绪调节变得更加困难。

黄轩建议,为维持健康的大脑功能,主食应该多样化,建议多摄取全穀物,如糙米、燕麦、荞麦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并改善大脑健康。

  • 爱吃鹹

高盐饮食习惯不仅会引发肠道失调发炎,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高盐饮食会通过肠道引发TH17免疫反应,进一步损害大脑的神经血管功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同时会扰乱肠道微生物群,导致肠道反覆发炎。黄轩建议,每日盐分摄取量不应超过5克,应该减少食用鹹菜、腌製食品等高盐食物。

  • 爱熬夜

睡眠不足,会显着加速大脑的衰老!2023年发表于《神经科学杂誌》的一项研究指出,熬夜一晚就可能让大脑的老化程度相当于增加1-2年的岁数。黄轩建议,每晚于11点前上床睡觉,确保每晚有7到8小时的睡眠。

黄轩建议,每晚于11点前上床睡觉,确保每晚有7到8小时的睡眠。(图/Pixabay)
  • 不运动

黄轩提到,有研究显示每天坐着超过10小时,罹患失智症的风险会增加8%;坐着超过12小时,罹患失智症的风险会增加63%,而如果坐超过15小时,不运动,风险会飙升3倍以上。避免久坐是保护大脑的重要策略,定期起来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保持头脑清晰。

  • 不减肥

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过高与中年人群的大脑老化加速有显着关联,特别是在大脑白质和灰质体积减少方面。肥胖,与阿兹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容量减少密切相关,肥胖甚至可能加剧大脑萎缩。

  • 爱焦虑

长期的情绪压力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对大脑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黄轩提到,研究显示,慢性焦虑会显着增加患上失智的风险,长期的心理压力与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特别是长期焦虑者,失智风险显着升高。

不喝水,身体在长期缺水的情况下,会对大脑的认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图/Pixabay)
  • 不喝水

不喝水,身体在长期缺水的情况下,会对大脑的认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指出,轻度脱水(2%体重的水分流失)会对认知功能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记忆和注意力等短期认知能力的影响。建议男性每天饮水1700毫升,女性则为1500毫升,有助于保持认知功能的最佳状态。

黄轩提醒,大脑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从饮酒、高糖、高钠、高油饮食,到久坐和焦虑,这些行为虽然一时看不出影响,但长期累积的结果会加速大脑的老化,甚至提高罹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呼吁民众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改变,例如减少饮酒、保持运动、管理情绪和适量饮水,可适当的保护大脑。

《中天关心您|喝酒不开车!未满18岁禁止饮酒,饮酒过多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