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起,正式进入秋天的第3个节气「白露」,也是日照渐渐缩短,日夜温差也开始变化剧烈的节气,亚东皮肤科主任蔡雅竹提醒,育有异位性皮肤炎幼儿的家长,应每天帮孩子涂抹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因乾燥引起的痒感和发炎。另建议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以及保持环境清洁、通风。
异位性皮肤炎好发于5岁孩童 关键来自于家族遗传
亚东医院小儿部一般儿科主任陈家骏指出,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症状为皮肤乾燥、强烈痒感、红疹,通常在婴幼儿期就开始发作,85%个案发生于5岁之前,且持续多年,影响小朋友的生活品质。不过,研究显示,7成异位性皮肤炎婴幼儿患者,在病程达到7至8年时有机会痊癒。
陈家骏补充,异位性皮肤炎发病原因众多,可能涉及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以及环境影响,根据临床显示,许多小病童的家族成员也有着过敏史,且亲友族群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尤为敏感,反映出家族遗传在异位性皮肤炎的发病原因中,占了很大一部份。
另外,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也会使得皮肤变脆弱,较常受因为环境中的过敏原刺激,导致病情加重。再者,季节变换、空气污染和尘螨等环境因素也会使得病情恶化。
做好6项日常照护 舒缓乾痒减少不适
亚东皮肤科主任蔡雅竹指出,传统治疗方法以外用类固醇药膏为主,但长期使用恐会带来皮肤变薄和色素改变等副作用。随医学进步,小分子口服药物(JAK抑制剂)和生物製剂等新型治疗方式也开始应用于中重度患者,透过抑制发炎反应,提供更温和、有效的治疗。至于日常照护方面,提供6大建议如下:
1.每天使用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因乾燥引起的痒感和发炎。
2.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也很重要。
3.保持家中清洁、环境通风。
4.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尘螨和花粉等,可有效减少刺激。
5.穿着柔软透气的衣物。
6.维持均衡饮食,及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亚东医院副院长林子玉提醒,季节更替,温度和湿度变化,可能导致异位性皮肤炎症状恶化,病友们务必规律用药,做好上述6点预防重点,以控制病情,有效减少复发风险。
(常春月刊/编辑部整理、文章授权提供/NOW健康、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阅读:
·全台近30万人罹患!异位性皮肤炎会遗传?痒就抓? 医曝「1动作」=提油救火
·换季就皮肤痒!医忠告「3习惯马上改」:洗完头别包着、吹半乾 常吃1粥品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