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又被称为「妇女沈默的杀手」,由于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大部份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上较为困难,术后更有高达 7 成的复发风险[1],成为妇癌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随着现代医疗进步,手术切除肿瘤的程度是影响后续治疗的关键,除此之外,术后维持性治疗更被视为卵巢癌治疗的一大重点,可帮助延缓复发、稳定病况,达到延长存活期的目标。
定期健检 CA-125 指数异常揪出卵巢癌
由于卵巢癌症状与消化系统疾病相似,如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胃口差、腹部微凸等,多数患者常误以爲是消化道疾病。当肿瘤持续变大,可能会压迫到膀胱,出现频尿、漏尿;压迫到肠子,造成排便习惯改变;或是出现腹水、水肿、下腹痛、骨盆疼痛、月经週期异常、不正常出血等。
台大医院妇产部江盈澄医师表示,在出现症状后,或经过腹部超音波检查发现异状者,临床上通常会透过血液检查 CA-125、超音波检查、电脑断层,以及组织切片来做进一步诊断。
江盈澄医师分享,一位 60 岁职业妇女,在例行健诊时发现 CA-125 指数较标準值略高,虽未出现不适症状,但出于担心仍赴医院求诊,在安排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后,并没有明显异状,因此讨论以定期回诊的方式追蹤。但回诊后发现与前次检查相比,CA-125 指数飙高、腹水变多,且明显观察到癌细胞病变,推断为浆液型腹膜癌,江医师提到:「从腹腔镜检查影像,看到大网膜与肠子已紧连,手术变数高,患者听闻表示不愿意立即接受手术。」
江盈澄医师表示,在与患者充分讨论后,决定先採取前导性化疗,让癌指数下降至正常数值后;接续再进行手术将肿瘤细胞切除乾净;术后接受也多次化疗,控制癌细胞的生长。然而,卵巢癌即使经手术、化疗清除癌细胞后,后续仍有复发风险,江医师建议她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后续的维持治疗方法。
卵巢癌维持性治疗,该使用哪种标靶药物?
医师会依据个案病况制定卵巢癌的治疗方法,包括癌症分期、肿瘤类型、手术结果、化疗反应等进行评估;并进ㄧ步接受基因检测、确定基因型态,决定维持性治疗用药。
目前,卵巢癌维持性治疗主要以「血管新生抑制剂」及「PARP 抑制剂」为主。血管新生抑制剂是藉由阻断肿瘤的血管生长,让癌细胞失去养分后凋零;PARP 抑制剂则是让受损的癌细胞无法修复,进而使癌细胞死亡。
维持性疗法的用药决策,关键在于基因检测。江盈澄医师表示,无论是 BRCA 突变、HRD 阳性或 HRP (HRD 阴性) ,医师会针对不同的基因状态,选择合适的维持性治疗药物。
PARP 抑制剂减少复发风险 降低疾病恶化及复发风险
临床研究显示,晚期卵巢癌患者若对第一线化疗药物有反应,化疗结束后搭配口服 PARP 抑制剂,能显着减少复发风险 [2]。
若病患为 BRCA1/2 或 HRD 阳性 (含 BRCA 基因变异),药物抑制癌症复发的效果更为理想。若使用口服 PARP 抑制剂进行维持性疗程,疾病恶化、复发风险更可大幅下降。
江盈澄医师说,目前在维持性治疗上,健保仅给付符合 BRCA1/BRCA2 基因型的患者使用 PARP 抑制剂。这位 60 岁的职业妇女患者的案例就属于 BRCA 基因突变,符合现行维持性疗法标靶药物的健保给付条件。由于患者为职业妇女,所以服药便利性成了她首要考量。PARP 抑制剂为口服剂型,能依据需求,每天吃 1 到 2 次,提升患者服药的方便性与顺从性。然而,刚开始服药时,建议每週回来抽血检查,确保药物效用,以及是否有副作用产生。等到服药状况稳定了,就会开立慢性处方签,让患者可以不用频繁回诊。
支持计画协助后续用药 医吁维持性治疗仍有重要性
虽然目前 HRD 阳性或 HRD 阴性(HRP)患者需自费治疗,许多患者会考量经济负担,犹豫是否接受维持性治疗。江医师表示:「虽然用药决定权在患者手上,但医疗团队会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让他们了解药物所带来的成效,以及对生活品质的助益,在经济负担许可下,接受维持性治疗。」
为提升卵巢癌治疗成效,以及有效延长无疾病存活期,部分药厂提供「病友支持计画」来减轻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负担,让患者可积极接受维持性治疗。
江盈澄医师呼吁,癌症治疗不仅是医师帮助,还有护理师、个管师等协助,更需要患者愿意积极治疗。而医病沟通是寻求适合的治疗重要一环,家人支持也是抗癌路上暖心慰藉,让病友更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每一次治疗。
C-ANPROM/TW/NIR/0096 DEC2024
本材料仅供教育目的使用,不代替专业医疗人员的独立医疗判断,且不应被视为对任何人提供之医疗建议。您不应依赖本材料内容而忽略医疗建议或延误寻求医学治疗建议。若您对本材料内容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谘询您的专业医疗人员。
文/黄慧玫 图/林欣仪
参考资料来源
[1]省内癌症基金会
[2] Published September 28, 2019 N Engl J Med 2019;381:2391-2402 DOI:10.1056/NEJMoa191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