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玉如/台北报导
▲鸡蛋黄壳与白壳的营养价值没明显差异,只是母鸡的品种不同,民众选购鸡蛋时,不用纠结于颜色。(图/翻摄自pixabay)
不少长辈认为,鸡蛋黄壳比白壳营养,价格也比较贵,不过国健署表示,从营养角度来看,黄壳蛋和白壳蛋的营养价值没有明显差异,黄壳蛋的颜色虽呈现橘黄,但维生素A含量也没比较多,此外,鸡蛋最好「煮熟」再吃,营养价值更高,有助促进皮肤与头髮的健康。
国健署在脸书专页「食在好健康」指出,母鸡品种不同,因而有黄壳和白壳的颜色差异,国内饲养生产白壳蛋的母鸡较多,所以大多都是看到白壳蛋,以营养角度来看,两者并没有明显差异,每颗鸡蛋都含约7公克的蛋白质,等于1份豆鱼蛋肉类的份量。
国健署表示,有些人会好奇,黄壳蛋的颜色比较橘黄,维生素A含量可能比较高,但事实并非如此,两者维生素A几乎没有差异,民众购买时,不用特别考量蛋壳的颜色。
国健署进一步提到,有些长辈认为「生吃鸡蛋很补」,也是错误迷思,生鸡蛋中含「白素(Avidin)」,是一种会和生物素(Biotin)结合的蛋白质,与生物素结合后,使生物素吸收率下降,其中生物素含有维生素B群,主要参与体内能量代谢、促进皮肤、黏膜的健康,如果摄取不足,可能影响皮肤与头髮的健康。
国健署强调,白素怕热,只要把鸡蛋煮熟,就能去除大部分的白素,有助于人体吸收鸡蛋中的生物素,由此可知,鸡蛋吃全熟反而更营养,煮熟才能吃到最完整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