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因受到某地冷气团影响,北部与东北部等地区天气偏冷,苗栗大河在清晨时甚至出现7.3度低温。这时候相信不少民众都希望能来上一碗热热的汤品来暖暖身子。营养师高敏敏就分享12种产热食物,让民众可以「保暖又驱寒」。
营养师高敏敏在FB发文分享12种产热食物,其中包含老姜、辣椒、黑胡椒等。高敏敏解释,老姜含姜烯酚,有助于促进身体暖和,建议熬煮蛤蜊姜汤或热姜茶。辣椒则因含辣椒素,能刺激血液循环,适合怕冷人士,但肠胃敏感者应避免空腹食用。黑胡椒中的胡椒硷能驱寒保暖,同时帮助抑制脂肪合成。
除此之外,还有姜黄含姜黄素与丰富铁质,能促进血液循环并提高代谢力。另外还有大蒜,高敏敏提到,大蒜的蒜素具有增强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建议压碎后静置15分钟再使用,如加入蒜头鸡汤或炒菜。高敏敏也提到,韭菜也能帮助血液循环,适合怕冷人士及患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的人食用。
而在茶类部分,高敏敏则推荐热红茶,因为茶叶中的茶黄素可促进能量代谢并延缓体温下降。除此之外,黑巧克力(70%以上)则因含可可多酚、***和类黄酮,能提升血流量、改善情绪、保持身体暖和。
另外还有肉桂,当中含有肉桂醛,有助于提高体温与代谢。推荐搭配肉桂拿铁。另外像是红枣、地瓜、高铁质的肉类也能促进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冷。
此外,高敏敏提醒,应避免摄取可能适得其反的食物或饮品,如酒精与浓咖啡。虽然酒精初期可让人感到暖和,但因血管扩张,酒精退去后反而更冷。浓咖啡则因***摄取过多,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让手脚更加冰冷。
保暖方面,高敏敏建议採用「三明治穿搭法」,从内而外穿棉衣内搭、毛衣、外层防风防水外套。特别强调脖子与耳朵的保暖,这些部位血管与交感神经密集,且耳朵缺乏脂肪保暖,容易导致热量散失。建议外出时围上围巾并戴耳罩,特别是家中有长辈的应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