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失能关键恐非肌肉萎缩? 「力弱症」才是主要元凶

时间:2024-12-23 05:59:11点击:106健康

【NOW健康 编辑部/整理;文/国泰综合医院老人医学科主任 黄柏尧】在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老化」的定义当中说:健康老化是人在步入高龄阶段时,能持续将生心理储备维持稳定的一个过程。其中,与老化最有健康关连性的就是力弱症与肌少症,它是一个使人的生活功能直接受到影响的疾病,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单一因素疾病,它的发生与生活型态、是否持续的运动、饮食习惯、营养状态、神经肌肉的受损、代谢性疾病都有关係。

肌肉量正常却无力? 这可能是力弱症

「力弱症」的定义为非神经性或肌肉性疾病造成之肌肉力量下降疾病,通常是「肌肉量正常但肌力下降」。这个疾病影响了大约16-18%的老年女性与8-10%的老年男性。若一个成年人无法举起4.5公斤左右的物品,或是因为肌肉力量下降,无法进行弯腰或是跪下等动作,则很高的机会是有「力弱症」的问题。

在以前的研究当中,都普遍认为肌肉力量下降的原因是 因为肌肉萎缩,但是经过许多研究都表明:肌肉的萎缩对肌肉力量损失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即使是使用类似于生长因子或是睪固酮等药物去试图增加肌肉质量,也无法将肌肉的力量完全恢复。因此,单纯的去看一个肌肉量,并无法完整的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

力弱症与老年人失能的关联性可能比肌少症更高,它造成的跌倒、功能下降,甚至是死亡风险比起肌少症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握力与大腿肌肉的无力与死亡的关联性最高,如果是年龄大于65岁的女性,则有更高的疾病风险。

导致力弱症的原因有两大因素:自主神经的退化、骨骼肌的状态。随着年龄上升,脊髓中的自主运动神经单元会减少,连带神经传导物质的分泌也会下降,导致无法完全控制下游运动神经的表现与增加肌肉收缩的能力,在某些神经元退化的状态下,会减少肌肉组织纤维的活动,虽然尚未萎缩,但却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同时,骨骼肌本身的老化也是原因之一,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肌肉纤维单位数较低、接受神经传导物质的敏感度下降,导致肌肉接收到神经电讯号后,收缩能力下降,引发整体性的肌肉力量减少问题。

肌少症与力弱症差在哪? 简单判断使否有力弱症

力弱症相对于肌少症的研究较少,但是在相关研究中指出,肌少症影响的範围同时包括肌肉质量与肌肉力量,若肌肉的质量没有减少,却发生了力气减少,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的话,则为力弱症。

力弱症的患者,通常年龄较肌少症者为轻、BMI指数较高、走路速度较慢、甚至有更弱的握力,且容易同时合併高体脂肪与粗腰围等代谢症候群指标异常的问题。

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小组的指引,男性握力小于26公斤、女性握力小于18公斤时,则可以诊断为「力弱症」。研究也显示,力弱症患者,通常合併较多的肥胖问题、较高的压力指数、情绪低落等忧郁情况与较多的慢性病併发症。。

从运动和饮食下手 保留力气远离力弱症

要避免身体进入老化状态,甚至产生力弱与肌肉减少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生活型态:包含运动、饮食内容、睡眠休息和压力管理;同时也要考虑足够的营养补充。

▸规则的运动:建议在日常生活当中增加复健踏步机、握力训练、弹力带运动,能有效增加肌肉的质量与功能,有效减缓肌肉的流失。

▸ 饮食型态:高脂肪的饮食会启动体内的免疫反应,增加发炎物质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素阻抗与糖尿病会随之而来,血糖代谢的异常会更加速肌肉细胞的死亡,造成肌肉组织的消失。

葵花油、橄榄油、葡萄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猪油等长链脂肪酸为主的脂肪,在体内容易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不易代谢消耗。也会造成慢性发炎反应,伤害肌肉的质与量。

▸ 重要营养素: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与钙质; 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如ALA、EPA、DHA会降低体内的发炎反应,增强肌肉的耐力;维生素C,增加肌肉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且维生素C的血中浓度与肌肉量的维持呈现正相关的研究成果;维生素D,稳定体内的免疫系统,并且参与在肌肉组织再生的机转中。(文章授权/国泰医讯)

文字编辑:翁靖祐

# 首图来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