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苏妍臣近日针对小吃店常见的9款小菜进行热量与油脂含量评比,发现滷海带是低热量、低油脂的最佳选择,而滷笋乾则是「油脂大魔王」,民众食用时须特别留意。苏妍臣在个人粉专发文表示,「小心,点错小菜油脂直接踩雷!」。
苏妍臣指出,滷海带加热后通常不额外加油葱,仅淋少许酱油膏就上桌,因此热量及油脂含量最低。至于烫青菜和炒青菜的油脂量高低,关键在于用油量。她建议民众可请店家烹煮时只淋上少于1匙的红葱油,再搭配原本会淋上的酱油膏,就能大幅减少油脂摄取。
谈到滷白菜,苏妍臣表示,一般不含蛋丝、猪皮等配料的滷白菜,油脂含量其实不高,但如果是加入大量蛋丝及猪皮的开阳白菜,油脂量可能会相差7倍以上。而吃起来清爽的小黄瓜,通常会添加一定量的砂糖及香油,特别是香辣口味还会再加上辣酱或辣油,热量及油脂就会超标。
苏妍臣强调,滷笋乾是小菜类的「油脂大魔王」,虽然笋乾本身的热量及油脂并不高,但烹调时通常会搭配五花肉或控肉来提升风味,一份约100公克的小份滷笋乾,油脂量就佔了当餐的一半。她提醒,若想一次吃2份滷笋乾来补足蔬菜摄取,就会直接让当餐的油脂量爆表,不可不慎。
最后,苏妍臣也分享泡菜类的热量和油脂含量。她指出,韩式泡菜仅以辣椒及盐调味,热量及油脂含量极低,适合喜爱辛辣口味的民众。台式泡菜则会添加一定量的砂糖,虽油脂量不高,但若是想控制血糖的人,或本身为糖尿病患者,就得特别注意。而黄金泡菜製作过程中会放入一定量的豆瓣酱及香油,每份100公克的油脂量可佔到一餐的3分之2,若搭配鸡排或炸排骨,热量及油脂更是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