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陈如颐/台北报导】冬至是1年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也是1年中的第22个节气。在这样的节气,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但也同时标誌着阴盛转阳的开端,自此后白昼渐长,夜晚渐短。因此在冬至的养生重点中,更注重「养」与「转化」,若能在这段时节适度养护,则有利于来年春时的身体的修复与功能性。
冬至进补要适度 中医:小心补过头反伤身
中医师吴文诚表示,在这个季节若能适度进补,并能避免如肠胃不适、嘴破、口乾、便祕、痘痘暴增、皮肤痒、失眠等过度进步易出现的「阳亢」或是「气郁」症状,即能成功为来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但「补」背后的意涵其实比民众想的患者更为深刻,对于不同体质的患者来说,能达到「补」用意的药材或食材并不相同。举例来说,对于湿热体质的患者,反而服用如黄芩类的清火药材,较能达到帮助患者增加调节空间、恢复身体机能的效果,「以泻为补」。
冬至养生宜忌! 不同体质进补方式大不同
吴文诚中医师特别将省内民众的常见体质,进行做简单的分类,并提供对应的冬至养生宜忌。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体质的患者是最适合在冬至进补的族群。属于这个体质的患者常容易出现手脚冰冷、小便清长、月经量少等症状,因此在冬至若能适量补充如麻油鸡、姜母鸭,甚至是一般更常见的汤圆类食材,都是会有助益的。食补上也可以在家常料理中加入桂圆、红枣、陈皮、生姜等药材,以桂圆红枣养气补血,并搭配陈皮生姜帮助消化,减少消化不良可能发生的机会。
▸湿热体质:对舌苔厚腻,同时兼有排便不畅、口乾舌燥的患者,一般是湿热体质作祟的缘故。对于这类的患者来说,冬至不是吃什么来进补,反而是顺应节气清热通便,将身体里面蕴藏的浊气排出。
冬至清除体内蕴藏邪气 居家保健可适度按压大椎穴
借助冬至节气外在的极寒,以清除体内蕴藏邪气的角度而言,事倍功半。但值得注意的是,泻火若过度,身体有可能反而变得极为虚弱,吴文诚中医师建议患者,可以适度按压大椎穴退火作为居家保健。
▸大椎穴取穴:大椎穴在项背正中线,第7颈椎脊突下,俯仰转侧凹陷中。按压时以轻微酸胀、感觉颈部压力与身体火气释放为宜。
至于食补方面,则是找专业中医师就诊,依据脉相调理为宜。吴文诚中医师强调,冬至作为1年中相对较为重要的节气,若能藉机更深刻了解补冬的寓意,并适度就医调理体质,就更能以较佳的身体状态迎接新的一年。虽然本文有一些居家养生的建议,但还是就诊谘询专业中医师,寻求更精準的养生方式为宜。
# 首图来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