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急涷,全台逾百人OHCA送医,医吁做好「3部位」保暖

时间:2024-12-22 05:59:11点击:62健康

全台急涷,清晨低温跌至7.1度。根据消防署统计,这几天全台有134人OHCA(心肺功能停止)送医。对此,台安医院心脏内科主任林文谓表示,天冷会增加脑中风及心肌梗塞的机率,提醒有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做好保暖,出现胸闷、胸痛、喘不过气、冒冷汗要尽速就医,以免丧失抢命机会。

这几天气温「溜滑梯」全台急冻,各县市心肌梗塞、猝死案例也层出不穷。根据消防署统计,近3天全台有134人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送医,其中最年轻的是新北市40多岁男子,医师提醒民众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族群及老年人。

气温下降10℃ 心肌梗塞死亡率上升36%

林文谓表示,气温骤降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进而引发血压上升且波动剧烈。在这种情况下,有三高病史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特别容易发生脑中风及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清晨时的风险更高。他提醒民众,清晨起床时务必注意保暖,以降低猝死的风险。

他表示,冬天是心脏科最忙碌的季节,急诊就诊人次也相对变多,若以温度24℃为基準,每下降1℃,因心肌梗塞而住院的比率会上升2.6%。过去研究分析1999至2008年台北气温变化与居民死亡率的关係,发现在台北气温中位数18.8℃的情况下,只要气温下降10℃,2星期内因寒流效应引发心肌梗塞的相关死亡率就会上升36%。

如何预防天冷猝死?保好3部位保暖

无论何时,只要有起床的动作,千万要记住「 慢、热、起、穿、行」5 字诀,晚上睡觉时,要先备妥保暖衣物在床边随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何时起床,都要记得先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或进行伸展暖身运动,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起身后先坐在床边,添加衣物保暖,再慢慢地下床,起床后的活动不要过于急促,并补充温开水以暖和身体。

他说,身体部位中,又以头部和双脚最需做好保暖。年长者血管一下收缩一下放鬆,自己不觉得,但是因为年纪大,多多少少会有些血管的的阻塞,一缩一放之间,会容易使血流变少或变慢,容易有中风的可能性,所以建议戴帽子、口罩、脚穿袜子,围巾也是要的,颈部保暖也是很重要。

出现「这些症状」速就医

除了做好保暖,饮食也很重要,林文谓表示,高风险群最好少吃补或药补,建议多喝温开水,避免血液过度黏稠、多摄取蔬果等高纤食物,以预防便秘。也要避免突然用力、紧张、兴奋以及突然的激烈运动等。

对于这次全台急冻,许多慢性病族群真的不得不提高警觉。身体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噁心、冒冷汗、头晕或晕厥等不适的症状,或出现脑中风的任一徵兆,无法準确执行「微笑、举手、说你好」,不要自行开车,应立刻拨打 119,并记下发作时间,3 小时内迅速就医,把握黄金治疗期。

文/邱玉珍、图/巫俊郡

谘询医师:台安医院心脏内科主任林文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