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王冠廷报导】每年冬至后到大寒期间连续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于中医被称为「三九天」。此期间人体阳气始发、皮肤乾燥、毛孔收缩、血液循环不良,故传统中医认为这时如在皮肤敷贴辛散温热药物,例如元胡、白芥子、附子、乾姜、细辛等,其药物渗入体内的效果会较平时好。这种在特定穴位上敷贴以治疗寒症的方法,便称为「三九贴」。
三九贴敷贴特定穴位 透过经络传导调节人体
安南医院中医部进一步说明,三九贴是将元胡、细辛、白芥子等临床常用药加上生姜汁,调製成膏状后在背部穴位如:大椎、定喘、风门、肺俞、脾俞、肾俞等处进行敷贴,透过人体经络的传导,调节五脏六腑及气血运行的状态,以对抗寒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此外,针对虚寒性体质或寒湿久留的人,三九贴可提振阳气、温通阳气,加强驱除寒湿邪气、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因此,可用以缓解过敏性鼻炎、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寒性风湿性关节痛、慢性腹泻、遗精、遗尿等患者的发作频率,就连容易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适合敷贴。
留意三九贴敷贴时间 需医师判定体质
由于今(2024)年冬至为12月21日,三九贴日期分别落在12月30日(一九)、明年1月8日(二九),以及1月17日(三九)。若能在这段期间敷贴,可补充与激发人体的阳气,藉由穴位及经络走向和特性,一方面趋除寒邪,另一方面提高身体抗病力。安南医院中医部强调,三九贴属于中医外治法,故体质判定十分重要,建议民众应充分与医师谘询,勿自行调配药物敷贴。
注意重点一次看 孕妇及两岁以下小孩不宜使用
最后,安南医院中医部提醒三九贴三点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并不妨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惟孕妇、两岁以下小孩、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皮肤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者,以及发烧和咽喉发炎者等,并不适用;(2)敷贴当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3)若皮肤起红肿、搔痒,应立刻撕下药饼,并涂擦适当消炎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