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洗澡「先洗头」恐中风?医曝「顺序」不重要,洗完1动作才关键:恐使血压飙升、心梗发作

时间:2024-12-20 11:59:33点击:46健康

作者 : 郭美懿

图片 : shutterstock(示意图非当事人)

冷气团接力报到,全台有感低温,剧烈温差易引发心脏及脑血管疾病,特别是「从被窝起床」、「洗澡前后」及「进出浴室」3瞬间冲击最大。网路上也流传一则「冬天洗澡顺序」资讯,建议冬天应该依序从「脸+手脚→身体→头」来洗澡,避免温差增加心脏与脑血管负担,真是这样吗?

对此,国健署澄清并无有实证显示「洗澡顺序」和脑血管疾病有直接关係,反而是短时间过于激烈的环境温度变化,与脑血管风险较为相关。医师则建议,若从外头低温回到家,千万别一进门就沖澡暖身,而是等到身体回暖再洗澡,洗完澡之后,立即穿上保暖衣物。另外洗完澡也别直接赤脚踏出浴室,因为从温暖浴缸或浴室地面一脚踩在冰地板的行为,有可能使血压瞬间飙升,增加心肌梗塞等猝死风险。

冬天洗澡有「顺序」?洗错恐伤身

近日全台有感降温,低温甚至降到10度以下,许多人回到家都会洗个热水澡来暖身,但网传冬季气温低,脱衣后血液会集中于头部和内脏,若立即洗头,可能会让头部血液流动不畅,长期下来可能会引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所以冬天洗澡应避免一脱衣服就跳进热呼呼的浴缸,最好先从脸部清洁开始,再依序沖洗手脚、身体,等到适应水温后才洗头,避免刺激脑部血液循环,诱发脑血管疾病。

其实这个说法源自日本报导,由于日本多数家庭的浴室没有暖气,从室温较低的更衣室突然进入浴缸内,容易因剧烈温度变化导致血压巨幅波动,进而引发心肌梗塞等,也就是所谓的「热休克」。

日本每年因洗澡时引起「热休克」死亡人数高达1.9万人,尤以60岁以上熟龄者是热休克的高危险群,近期女星中山美穗疑似泡澡时「热休克」猝死,让大众更关注此一议题。而专家建议,脱衣入浴前,先在浴缸放热水或用莲蓬头开热水沖一下地面,让热水蒸气提高浴室温度,降低热休克发生的机率。

不过卫福部早在2021年就闢谣,表示目前无实证显示洗澡顺序和脑血管疾病有关,倒是短时间过于激烈的周遭温度变化,会提升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国健署提醒,从寒冷的户外走进温暖的室内,应该先让身体逐渐回暖,再洗热水澡,避免温差过大,导致血管扩张。洗完澡后,也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要洗完觉得全身发热,就马上进入过于寒冷的地方,以免造成血管急速收缩,诱发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另外有使用电暖器等相关设备时,也要注意通风及用电安全。

洗完澡穿拖鞋,别一脚踩进冰地板

据《中时新闻网》报导,义大医院社区医学科主任、家医科主治医师卢易呈表示,人体在低温环境中血管会收缩,来避免热能丧失,但也导致血压容易上升,增加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因此有晨间运动习惯的长辈,冬季出门前一定要先量血压,若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建议先别出门,休息缓和一下再量一次,若血压仍偏高,建议不要出门,否则冷风一次,血管一收缩,可能会飙得更高。

其次,是要做好保暖工作,採洋葱式穿法,注意头颈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最好能戴上能遮住耳朵的毛帽,避免头部遭冷风直接吹袭。另外也建议穿防泼水外套,以免运动后流汗,湿冷感觉会更强烈。并要围上围巾、穿袜子,口袋里放着暖暖包。

卢易呈也提醒,洗澡后身体暖热,千万别直接赤脚踏出浴室、一脚踩在冰地板上,因为这也会使血压飙升,增加心肌梗塞风险,务必记得穿上拖鞋。另外,晚上睡觉时要套上袜子,并以棉被覆盖双脚,若有冷暖气机,不妨开暖气。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用新观点活出成熟态度,点我追蹤幸福熟龄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