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忧郁症和失智症难区分! 医教你辨别忧郁症2关键

时间:2024-12-20 05:59:15点击:53健康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报导】WHO(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2.6亿人以上患有忧郁症,盛行率约3至4%,65岁以上的高龄忧郁症盛行率更高达10%,相当于每10个老人就有1人患有忧郁症。

老年忧郁症与失智症易混淆 老年忧郁症常见的2特徵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社区精神科主治医师陈文莹说,老年忧郁症,往往是多重危险因子导致,包括多重身体疾病或是遗传及特殊压力事件,如经济因素、早期创伤、身份地位丧失、社会价值低落、伴侣过世等都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忧郁症患者,患失智症的机会较一般年长者高出2倍,另外,忧郁的情绪及表徵,也常是失智前期的表现,导致初期经常被搞混。

忧郁症常见的症状包含:情绪低落、忧郁乏力、做事提不起劲、失眠、极端睡眠、极端食慾、有自杀意念等等。而老年忧郁症的表现,通常会有以下特徵。首先,患者常会以身体症状表现不适,因为长辈不习惯表达情绪,所以倾向以无法解释的身体症状传达内心的不适。

其次,是老年忧郁症患者,会有专注力下降、记忆力不佳甚至呈现失能的情形,也因此,较容易和失智症混淆,通常记忆力或认知功能下降,也会伴随其他忧郁症状,且失能下降速度相较于阿兹海默症也会来得更快。

如何预防老年忧郁症? 医师推荐3动原则

陈文莹表示,忧郁和失智是影响老年身心健康的2大威胁,如上述症状持续超过2周以上,就要高度注意长者是否有忧郁倾向,应及早诊断治疗。

老年忧郁症在诊断上,会需要先了解各种身体疾病及相关因素,透过问诊并依病史来诊断及给予治疗,目前透过适当药物搭配心理治疗,对老年轻、中度患者的疗效很好,不比年轻忧郁症患者效果差;而针对难治型的忧郁症患者,需要时会辅助以重複经颅磁刺激(rTMS)目前也都有显着的效果。

陈文莹指出,老年忧郁的病因,可能来自于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的因素,年长者的身心健康,可以透过3动来做为预防保健的準则。

▸身动:慢性心血管或中风等疾病,都属于忧郁症的危险因子,因此均衡饮食及适当运动,可增进自我效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脑动:转动大脑活络脑部,转换情绪,降低失智发生。

▸互动:透过良好的互动与陪伴,以因应高龄者面对的角色转换与生活模式改变,因应高龄产生的孤独感与失落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65岁以上长者自杀率高居各年龄层之首。老年忧郁已然成为高死亡率的风险。了解忧郁症相关的知识,除了检视自身的精神状态外,也可多了解忧郁症的危险因子、预防方式以及就医管道,帮助自己也守护长辈。

# 首图来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