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M痘(Mpox)病例持续增加,猴痘病毒引发的疾病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22年非洲以外地区病例激增,短短数月内累积数千例,敲响全球公共卫生警钟。
M痘最早于1958年在丹麦的猴子中发现,随后陆续在人类中确认病例。桃园医院感染科主任郑健禹医师指出,M痘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或病变,以及透过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M痘的潜伏期约为7至21天,典型病徵为发烧、头痛、肌肉疼痛、淋巴腺肿大等,随后出现从圆形斑疹逐渐转为水泡的皮疹,最终结痂脱落,虽然致死率较低,但儿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仍属高危人群,需格外注意。
桃园医院护理师张珮芸提醒,M痘疫苗目前提供公费与自费接种服务,公费接种对象包括:
- 处理M痘病毒的实验室人员。
- 曾与确诊病例有性接触的高风险对象,未接种过疫苗者。
- 近6个月内有多重***或其他高风险性行为者。
- 照护M痘患者的医疗及清洁消毒人员。
- 暴露后预防(PEP):被列为高暴露风险接触者。
- 其他特殊情况经疾病管制署核准者。
- 非公费接种对象可自费接种,建议于出国前6至8週完成两剂疫苗接种,两剂间隔至少4週;若无法完成两剂,至少于出国前两週接种第一剂疫苗。
郑健禹呼吁,全球对M痘疫苗的需求正在上升,各国正积极推动疫苗接种计画。除了疫苗接种,民众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病人接触,在流行期间儘量避免参加人群密集的活动。
M痘疫苗的推广与应用是应对未来疫情的重要工具,但防疫不仅是医疗体系的责任,更需要全球社会的共同努力。透过加强监测与应对机制,才能确保公共卫生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