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嬷肺结节「没有不舒服」拖延回诊 2年大一倍成肺腺癌

时间:2024-12-19 14:59:16点击:56健康
若要预防肺癌上身,务必戒菸或减少二手菸暴露,同时定期安排健康检查,特别是有家族病史或肺部问题的族群,应考虑定期接受LDCT。

【健康医疗网/记者张慈恩报导】71岁张阿嬷两年前安排「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检查肺部,发现一颗0.8公分肺结节,当时建议要定期追蹤,没想到阿嬷自认「没有不舒服」,拖到今年才回诊,结果肺结节长大一倍、已增大至1.5公分。考量到结节位置适合手术处理,医师建议进行微创肺段切除术,并在术中接受病理检验,冷冻切片结果确认为早期肺腺癌(第一期)。

肺腺癌二期以后存活率即下降 高危险族群应定期LDCT检查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胸腔外科主治医师刘柏毅指出,根据研究,零期或第一期肺腺癌的五年存活率接近90%,但到了第二期存活率可能下降至60%-70%,因此,早期发现与治疗,对于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健保局已针对特定高风险族群补助LDCT费用,包括50至74岁重度吸菸者、50至74岁男性/45-74岁女性,具肺癌家族史等,都可提供两年一次LDCT。

肺结节大于0.8公分 早期手术减轻病人负担 

刘柏毅说明,若肺结节大于0.8公分且呈实心状,患者可以跟医师讨论是否採用手术切除。以目前微创手术的技术,伤口仅约3至4公分,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和肺功能损失,且住院时间只需三至五天,恢复速度快,大幅减轻患者心理与生理负担。此外,藉由手术切除肺腺癌,也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对于老年患者尤其重要。

肺癌也可能发生在健康无症状族群 这样做降低风险

刘柏毅表示,阿嬷本身没有吸菸,也没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家族病史,完全属于健康无症状族群,然而如果没有透过LDCT检查发现,这类小结节极难被传统X光发现,且结节恐短期内迅速增长,一旦进入第二期或更高期别,术后可能需辅助性化疗等较为积极的治疗方式,并且预后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刘柏毅提醒,若要预防肺癌上身,务必戒菸或减少二手菸暴露,同时定期安排健康检查,特别是有家族病史或肺部问题的族群,应考虑定期接受LDCT。也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工业排放和车辆废气等有害物质环境,平时也得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及良好睡眠,以提升免疫力,降低罹癌风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