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吴仪文、潘昱侨、林宗宪报导】腹主动脉瘤有如体内的未爆弹,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若未发现、治疗,一旦破裂恐将危及生命。安南医院医疗副院长陈伟华医师表示,根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万名患者因此丧命,如果腹主动脉瘤直接破裂没有血块包覆,死亡率将高达8成以上,即使破裂时有血块包覆并送医进行紧急手术,存活率也仅约5成。
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关键,陈伟华医师呼吁,65岁以上的男性至少要做1次腹部超音波检查,确认主动脉有无异常扩大,除此之外,有吸菸史、家族史、三高、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氏症候群)等民众,都是腹主动脉瘤高危险群,从45岁开始就应提早进行筛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什么是「腹主动脉瘤」? 如何筛检、诊断?
「腹主动脉瘤」指的是腹部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血管异常突出,陈伟华医师说明,一般正常的腹主动脉大小为2-3公分,但它可能会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不正常扩大,只要扩大超过50%以上,临床上就会将它称为「瘤」,一旦大于5.5公分,每年破裂风险就会增加非常多,应尽早接受治疗。
不过,腹主动脉瘤位于后腹腔,很难从外观或触诊发现,因此临床上会透过腹部超音波,或进一步透过电脑断层(CT)做精确诊断。陈伟华医师提到,虽然传统CT就足以诊断腹主动脉瘤,但有些患者可能会有无法配合的情况,若透过1024切CT,摄影涵盖範围宽达16公分,能一次把病灶在最短时间内做良好地侦测。
而且1024切CT每个切面约为0.23mm,所以0.1cm的病灶都能被找到,还可以同时侦测到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其他脏器的主动脉瘤等问题,让患者获得更完整的治疗。
腹主动脉瘤有2手术方式 如何订定适合的治疗计画?
而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目前可分为传统剖腹开放手术、微创支架手术等2大类。陈伟华医师表示,大致上9成以上的患者治疗都会以微创支架手术为主,在安南医院只要患者年龄大于50岁,原则上第一选择都是微创支架手术。
在支架选择上,除了传统覆膜支架外,还有开窗支架、分支支架等,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状况评估最适合的支架治疗。另外陈伟华医师提到,安南医院医疗团队还能根据患者的生理结构、瘤体型态等自製客製化支架,应对较困难、複杂的个案,在治疗上安南医院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手术死亡风险更低于1%。
随着支架技术的进步,现在只要瘤颈大于4毫米就可以使用微创支架手术,不过陈伟华医师指出,在瘤颈很短的情况下置放支架,容易有滑脱、内漏的风险,这时可以考虑使用腔内锚钉加强固定,根据大型国际研究显示,它能大幅降低一型或二型内漏发生的机会,对病患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腔内锚钉外,陈伟华医师表示,也可以在腹主动脉瘤内预埋一些导管,在置放时于导管内涂抹特殊胶水或特殊的促凝药物,让动脉瘤内产生血栓来减少内漏的风险。
安南医院与韩国、上海合作 三医院联合进行大型研究
现在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只要适应症达到健保署规範就可获得健保给付。不过陈伟华医师提到,由于腹主动脉瘤微创支架手术仍是一个较新的治疗方式,为了更了解亚洲患者置放支架后5-10年的内漏风险、再介入情况、整体预后等,安南医院和韩国、上海医院将合作,进行亚洲级别的大型研究计画做更进一步地了解。
相信未来腹主动脉瘤治疗将会持续进步,但是治疗最好的方式仍是预防,民众应避免抽菸、三高等危险因子,而腹主动脉瘤患者顺利治疗后也应定期回诊、控制血压、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避免疾病再度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