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夺命,39岁男不治!皮肤出现「6前兆」别以为是副作用

时间:2024-12-18 20:59:39点击:58健康

有过敏体质的沈小姐,某次到皮肤科接受冷冻治疗后,回家后搭配药膏使用,没想到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等症状,原以为是治疗的副作用,一周后回诊才发现是药物过敏引起。

很多人以为,药物过敏只会打个喷嚏、起个小疹,事实上,药物过敏轻者可能只是出现皮疹,严重者则会危及生命。长庚医院北院区药物过敏中心主任钟文宏表示,药物过敏症状可能在服药几天内发生,有时则在二至三个月才出现。

钟文宏解释,药物副作用跟剂量有关,但药物过敏可能只要一点点剂量就会发生,药膏也会造成接触性过敏反应。药物过敏与体质有关,民众要有所警觉,如果以前没吃过的新药,吃完一段时间后出现过敏症状,建议就医由医师评估是否为过敏、需不需要停药。

降尿酸药是国人药害救济第一名

他分享临床案例,有位39岁男性患者,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后,出现严重药物过敏,皮肤一片红通通,看起来和烧烫伤很像,患者最后仍不幸过世。钟文宏门诊观察发现,有些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后,出现皮肤变红,原以为是冬季乾痒,没想到竟是肝肾功能受损。

长庚发现,降尿酸药会引发严重过敏反应,每年造成约20人死亡。钟文宏指出,此药适应症是治痛风及癌症或经化学治疗产生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属第一线用药,却也是引起严重致命药物过敏常见药物,更是国人药害救济排名第一名。

用药后出现6大症状 速就医

钟文宏强调,此药物的过敏与基因有关,根据统计,亚洲人有约10%至20%带有这类基因型,患者吃降尿酸药物过敏的风险是常人的100倍。他说,药物过敏虽与基因及遗传有关,但每一个人都可能发生药品过敏,因此如果在用药后发现口腔、喉咙、眼睛等黏膜部位出现异常,这些可能是过敏反应的前兆。

  • 皮肤出现红「疹」
  • 腔出现溃「破」
  • 喉咙感到疼「痛」
  • 眼睛变「红」肿
  • 嘴唇「肿」胀
  • 身体出现发「烧」

除皮肤的反应外,如果出现心悸、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明显疲倦、噁心、黄疸、或茶色尿也可能是药品过敏症状,都是需要立刻就医的讯号。

用药过敏风险可透过基因筛检降低

根据食药署统计1999年至2024年11月药害救济给付案例,常见可疑药品包括抗癫痫药(Carbamazepine、Phenytoin、Lamotrigine)、抗痛风药(Allopurinol)、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Diclofenac、Ibuprofen、Mefenamic acid)及抗生素(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Co-trimoxazole及Sulfasalazine)。

食药署表示,目前国内针对Carbamazepine及Allopurinol的病人,健保分别有给付终身一次HLA-B*1502及HLA-B*5801基因筛检,民众可谘询医师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降低药品过敏发生风险。

最后食药署提醒民众,用药期间可以保留处方纪录,若出现不适应儘速就医并提供处方纪录等资讯给医疗人员参考;如果曾有药品过敏史,可请医疗人员协助将其记录在过敏纪录卡,就医时主动出示,避免重複使用到过敏药品,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钟文宏

文/邱玉珍、图/巫俊郡

谘询医师:长庚医院北院区药物过敏中心主任钟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