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进基督教宣道会茵怡幼稚园校门,目光就会被开阔的户外平台及摆满走廊的学生作品吸引着。与其他幼稚园不同,基督教宣道会茵怡幼稚园拥有宽阔户外平台,学生每日都可以在户外平台上堂及玩游戏,享受新鲜空气及阳光。杨嘉明校长认为,环境是孩子的第3位老师,希望学生透过直接体验及探索能提升对大自然的认识及兴趣。学校同时重视学生艺术发展,每年会举办「视艺展」活动,化身成艺术馆展示学生作品。
少有校内设户外平台 学生每日享受新鲜空气
香港大部份幼稚园均设于室内,甚少有户外空间供学生上课。但基督教宣道会茵怡幼稚园校舍内就有2000呎户外平台,摆放树屋、波波池及游戏用具等,竟然更设有小型嬉水池。学生每日有半小时在户外平台玩自由游戏及上体能课,在清晨阳光下,学生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心灵上的烦恼。
学校更特意每年从校外聘请专业历奇教练,善用户外平台的树屋设置不同任务,提升学生体能及训练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学生要合作拉动滑轮装置,从吊桶提取任务卡。完成各种任务后,学生要攀过绳网阵,将任务卡带回终点。校长补充,学校每年夏天会举办嬉水活动,在嬉水池及充气泳池内放满水,让学生清凉一夏,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加上校舍为长方形,课室设于户外平台两旁,走廊同时成为一部分户外空间,于是学校利用走廊摆放各种教具。当学生进行自由时间或上视艺课时,就会到走廊上课,不仅地方广阔,不怕被人「批踭」,同时又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听着小鸟吱吱声及风声画画,放鬆学生心情。
大型视艺展展示学生作品
每年举办的视艺展同样是基督教宣道会茵怡幼稚园的节目重头戏之一,学生和老师会提前一个月精心筹备展览。往年视艺展将幼稚园化身成大型「中华文化街」,以中华文化为主题。每个课室都有不同内容,有课室化身为「茵怡茶楼」,到访者可了解饮茶文化,老师更製作一辆点心车,布置尽量贴近传统酒楼特色,十分有心思;学校门口摆放「茵怡美食亭」,家长与小朋友可以浅尝中国传统小食。整个校舍布满老师及学生作品,不单只有墙壁、走廊及课室等位置,就连天花板亦吊着学生作品,实在让人目不暇给。
每月不同绘本 按能力调整教学内容
绘本教学是幼稚园另一特色。学校每个月的课程内容围绕绘本进行教学,并且按照学生能力差异进行课程调整。例如今个月主题绘本是《彩色宝宝》,故事内容主要讲述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绪,如红色代表生气、橙色代表快乐等。老师就以绘本为教学中心,K3学生会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进行脸谱创作,K1学生则使用不同颜色的轻黏土,不但能强化学生的小肌肉,更可藉此表达自己的情绪,逐渐培养学生情绪管理技巧。
邀孕妇到校分享培养品德
幼稚园十分着重品德教育。杨校长认为,幼儿时期是品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价值观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除了各级设有「礼貌大使」、「秩序大使」及「好帮手」外,甚至邀请怀孕妈妈到校分享,让学生认识及了解怀孕的辛苦及不易,养成学生同理心。访问当日,老师更加让学生用校服上衣包着气球,假装怀孕,就连男学生亦跟着「怀孕」,场面搞笑。
面试贴士
杨校长期望家长能了解及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入学面试主要以简单轻鬆的游戏方式进行。学校同时会与家长交谈,让家长更清楚学校的教学方针。
原文刊登于 AM730
睇完新闻,记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