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好累都睡不饱?小心你可能睡错了!20多年来为数百家企业提供培训、太毅顾问公司创办人林扬程于《你不是懒,而是能量低》一书中,分享「精力管理心法」,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产出高品质的工作成果,同时游刃有余地处理压力和挫折,在关键时刻展现最佳表现。以下为原书摘文:
R90睡眠法
国际知名体坛睡眠教练尼克.力特赫斯(Nick Littlehales)在其着作《世界第一的R90高效睡眠法》(Sleep: The Myth of 8 Hours, the Power of Naps and the New Plan to Recharge Your Body and Mind)中分享,一般人在睡眠的过程中,主要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 浅睡眠(N1)
- 稍深睡眠(N2)
- 深睡眠(N3)
- 快速动眼期(REM)睡眠。
从N1到REM结束,是一个完整的睡眠週期,时间约为90分钟,就是俗称的R90睡眠法。如果在深睡眠期突然被唤醒,大多数人起床后会感到特别疲惫,彷彿只是身体离开了床,但大脑还没开机,站起来就东倒西歪。从R90睡眠法的角度来看,最理想的起床时机是在一个完整的睡眠週期结束时醒来,这时候会感觉到大脑已获得充分休息以及满足感。
了解睡眠週期之后,就有机会调配出较为理想的睡眠方式。举例来说,如果你明天早上6点半要起床,但是今天因为工作应酬,回到家时已经午夜12点,你预估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刷牙洗澡,上床睡觉时也应该将近凌晨1点。
这时候该如何善用R90睡眠法?你可以利用R90睡眠法,回推最佳入眠时间点,以一个睡眠循环90分钟计算,最佳的睡眠时间点应该是晚上11点(5个循环、7个半小时),其次是12点半(4个循环、6个小时),以此类推就是凌晨2点。
接下来,你便能从容地进行你的睡前步骤,放鬆地準备睡觉。如此一来,你不仅能在该起床的时间起床,甚至会比你在凌晨1点躺下睡觉来得更有精神、状态更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小测验:
近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跑马拉松,比赛準时在6点半开跑,考量到身体消化吸收的时间,建议跑者最晚需要在4点半前完成进食,也就是跑者最晚需要在4点的时候起床。综上所述,请问跑者为了保持状态,建议的最佳入眠时间点会是几点?
(A)凌晨1点半
(B)午夜12点半
(C)午夜12点
(D)晚上11点半
R90睡眠法有机会能让你隔天醒来时,不那么无精打采,然而,如果长期睡眠时数皆少于4个睡眠循环(6小时),还是有可能造成慢性疲劳等相关问题。
採取「咖啡钟」休息法
现代人于忙碌的生活中,总是有接获重要专案和紧急任务的时刻。当你不得不加班、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导致疲惫不堪时,在此分享一个简单实用的小技巧——你可以在中午时段为自己安排一个「咖啡钟」!
科学研究发现,睡午觉的行为,确实会让大脑产生一种类似重新启动的过程。最佳的午睡时间建议是在15分钟到20分钟内,一旦午睡超过40分钟,大脑就会从浅睡眠进入深睡眠,并处于休息状态;若我们直接从休息状态醒来,往往会格外疲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可以採取「咖啡钟」休息法,也就是在準备午休之前先喝1杯咖啡。
在正常情况下,***在人体内发挥提神效果的时间约为20分钟,所以,等到***开始发挥效用的时候醒来,精神会相对更好,同时也能避免午睡太久的问题。大多数人容易聚焦在雕塑身型、锻鍊身体等议题,却忽略了「好好休息」的重要性。然而,拥有良好的身心状态才是维持健康、保持精力的基础核心。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年代,有太多新奇有趣的事物,让我们眼花撩乱,不想休息。相较于1942年美国人平均每天睡7.9小时,如今已降至6.8小时,甚至可能更少。
我们或许难以解决普遍睡不饱的现况,也无法阻挡外界的诱惑,但可以透过精力管理的方法、睡眠小技巧等应用,使我们在繁忙的生活节奏里,也能在关键时刻展现最佳状态,随时为自己準备好备用方案。
(本文摘自/你不是懒,而是能量低:人生开外挂的精力管理术/时报出版)
欢迎加入《优活健康网》line好友,更多医疗新知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