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受到某地冷气团南下影响,各地气温将逐渐下降,北部地区气温可能降至摄氏12至13度以下。低温容易诱发心脏病与中风急性发作,国民健康署提醒民众留意一天中最危险的两个时段──清晨5至6时与晚上8至9时。
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病患者,或有抽菸、肥胖、中风、心绞痛病史的高风险族群,应避免清晨外出运动,并等气温回升至上午8至9时后再活动。晚餐后也不宜立即外出或运动,应等待至少1小时让食物消化后再进行。此外,长者外出时须做好保暖措施,包括戴帽子、围巾,并穿戴手套、袜子及保暖衣物。
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须遵守医嘱,六招「护心保暖」要诀
国民健康署提醒,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低温期间更需遵从医嘱,规律服药控制病情,并提供以下六招「护心保暖」要诀,帮助民众降低低温带来的健康威胁:
1. 监测血压与控制病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服药、回诊、控制饮食,并养成量测血压的习惯。
2. 注意夜间与清晨保暖:睡前将衣物备妥于床边,起床时先添加衣物保暖,特别注意手脚及头部的保暖。
3. 气温回升后再运动:避免清晨过早外出运动,建议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并结伴同行。
4. 泡汤须谨慎: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汤时,水温勿超过40℃,且避免长时间浸泡,以免引发心脑血管急症。
5. 避免大吃大喝与情绪激动:饮食应适量,并避免情绪过于激烈,建议多喝水、多摄取纤维素,预防便秘与过度用力。
6. 警觉急性症状即刻就医:
•心脏病徵兆:如胸闷、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有冠状动脉病史者可先使用舌下含片紧急处理。
•中风徵兆:「FAST」口诀辨别中风:
•F(Face):微笑或观察脸部表情是否对称。
•A(Arm):双手平举,观察是否有无力垂下情况。
•S(Speech):说话是否清晰完整。
•T(Time):记下发作时间,并立即就医。
注意取暖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国民健康署也提醒民众,冬季取暖时需注意居家安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灾风险。
1.使用瓦斯热水器或炉具时,应保持环境通风良好。
2.使用电暖器需确保插座独立,避免延长线过载,并选择具有倾倒自动断电装置的产品。
3.暖暖包及热水袋仅能短时间使用于同一部位,特别是糖尿病或周边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烫伤。
国民健康署呼吁民众,务必做好保暖措施与健康管理,面对低温威胁时提高警觉,保障自身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