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张慈恩报导】一位82岁邱爷爷,起初因脊椎退化安排入院手术,但住院期间,医师发现该患者意识混乱,家属以为是长辈失智症造成。经神经外科医师诊断后,进一步安排脑部电脑断层检查,发现爷爷的脑部有「慢性硬脑膜下腔出血」的问题,经由即时手术处理后,邱爷爷也恢复原先的生活状态。事后邱爷爷对于人、时、地也能开始清楚描述,才知道之前爷爷曾走路跌倒,不小心撞到头而造成的症状。
头部外伤事发久远 以致忘记曾受伤
慢性硬脑膜下腔出血的问题,在影像检查诊断方面,经由头部电脑断层扫描就能分辨。中荣嘉义分院神经外科主任蔡孟洋提到,在评估慢性硬脑膜下腔出血的问诊过程中能够问出有头部外伤病史的比例不高,大约佔1/2或1/3左右,那是因为大多这类患者本身都有大脑退化记忆缺损,或者是距离受伤日期已有一段时间,患者早已不记得,或者是颅内压的升高而使得大脑回忆不起先前头部受伤的病史;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头部外伤的情况非常轻微,让病人不在意,也忘记了自己过往有头部外伤的经历。
颅骨凿洞术治疗可痊癒 残存血水需开颅手术
在治疗方面,一旦确诊为慢性硬脑膜下腔出血,就需要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医师会在头骨上面凿洞约一至二个洞,也就是颅骨凿洞术,需要划开脑部切开硬脑膜,引流下面的慢性硬脑膜下腔出血。病人经颅骨钻孔引流手术就可痊癒,而有少部分会有残存血水或复发的患者,就需要进一步做开颅手术,将慢性硬脑膜下腔出血的内膜打开来,使大脑能够膨胀起来,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长辈这些情况出现超过3週 当心是慢性硬脑膜下腔出血
蔡孟洋提醒,若被延误诊断,则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当长辈在家中发生以下情形请多注意:头痛、呕吐、食慾变差、视力模糊、单侧肢体乏力、步履不稳、头晕失衡等徵象,或是记忆力丧失、步态缓慢、尿失禁,也许有失眠、日夜颠倒、精神异常表现而被认为是有失智症、知觉失调症或是疑似中风;更严重的情况会出现意识不清、嗜睡、昏迷,让人怀疑有急性颅内出血的问题,其实也很有可能是发生慢性硬脑膜下腔出血,发生时间超过三週导致脑部积瘀的血块或血水而造成上述情形。
建议即早诊断、即早治疗,可以让患者生活品质提升,恢复原先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