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食道癌症成隐形杀手,免疫合併疗法带来存活新机

时间:2024-12-16 11:59:37点击:54健康
医界期盼未来晚期食道癌一线免疫合併治疗也能纳入健保,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延续生命。

【健康医疗网/记者王冠廷报导】一名52岁男性因身体不适求诊,确诊为晚期食道癌,且癌细胞已扩散至远端淋巴结。在医师的建议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免疫合併治疗,治疗后肿瘤显着缩小,影像检查中甚至无法明显检测,足见病情获得稳定控制。台大医院肿瘤医学部黄大成医师指出,早期食道癌没有显着特异症状,因此多只能仰赖健检时偶然发现,然而,多数患者是在出现症状后才就医,这时癌症通常已进展至晚期,使治疗更加困难,所幸近年免疫合併疗法的加入为食道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存活效益,成为晚期食道癌治疗的新曙光。

食道癌发病率逐渐攀升 鳞状上皮细胞癌佔主流

省内食道癌的病理组织型态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佔所有病例的约九成,黄医师指出,省内食道癌发病率,与30年前相比,发病率增加约三至四倍、死亡率也随之提高,食道癌已成为省内民众不可忽视的重大健康问题。

症状难以发觉 存活率低

由于食道黏膜与口腔和咽喉的黏膜结构相似,黄医师表示,约10%至20%的口咽癌患者在诊断或追蹤时,因接受内视镜检查而发现早期食道癌。然而,多数食道癌患者多是出现吞嚥困难、咳嗽、疼痛、声音沙哑等症状后才就医,此时病程多已进展成晚期食道癌,根据110年癌症登记报告也显示,每年约有2800例食道癌新诊断患者,年龄多在50至70岁之间,其中高达45%的患者诊断时已是第四期,五年存活率仅约4%。

饮酒是主要危险因子

吸烟、饮酒与嚼槟榔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三大主要危险因子。研究显示,饮酒会使罹患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风险增加18倍,吸烟增加5倍,嚼槟榔的风险则根据是否吞嚥槟榔汁增加1.5至3倍。黄医师指出,饮酒是致癌主要危险因子的原因之一,而由于省内人基因中普遍缺乏代谢酒精的有效酵素7,加上省内各种饮酒文化逐渐盛行,因此饮酒也很可能是这三十年来食道癌发生率逐渐上升的主要原因。

免疫合併疗法为治疗新突破

过去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食道癌患者,多採用化疗或放疗等传统的标準方式治疗,其效果有限,患者的两年存活率仅约35%,中位存活期则不到一年,随着免疫合併疗法引入,数据显示,免疫合併疗法可显着提升晚期食道癌患者的中位存活期,使免疫疗法跃升成为晚期食道癌治疗新利器。

二线免疫治疗纳入健保 提升治疗成效

自今年4月起,晚期食道癌的二线免疫治疗已纳入健保给付,PD-L1肿瘤比率分数(TC分数)大于等于1%为符合健保给付申请的主要条件。黄医师指出,免疫治疗是目前晚期食道癌成效较佳的的治疗方式之一,鼓励患者与医师讨论个别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医界期盼未来晚期食道癌一线免疫合併治疗也能纳入健保,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延续生命。

MAT_TW_OPD_00087/ONC-TW-240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