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近几年来每当天气转凉、準备进入秋冬季时,就会开始情绪低落,经常没什么精神,一直想睡觉,之前喜欢做的事情都变得没什么兴趣,做事也提不起劲。不仅每日早上无法準时起床上班,工作又难以集中注意力,思考、应对也变迟钝,导致工作经常犯错,而上司跟同事们都发现到她异常的表现,于是建议求诊身心科。王小姐在接受专业治疗并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生活调整后,忧郁情况才得到了改善。
秋冬好发季节性忧郁 患者常发生9大症状
国泰综合医院精神科临床心理师杨宇祈表示,季节性情感疾患是指情绪困扰会在特定的季节出现,然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并未使用季节性情感疾患这个名称作为独立诊断,而是将这种表现归类于重郁症或双相情绪障碍症的一种季节性发作特徵。
常见的季节性忧郁症发作出现在秋季或冬季,而症状通常在春季缓解,故有时也被俗称为冬季忧郁症,杨宇祈说明,常见症状包含:
1.大部分的时间感到情绪低落。
2.失去兴趣或乐趣。
3.食慾及体重改变:通常是食慾增加(尤其爱吃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
4.睡眠习惯改变:通常变得嗜睡。
5.精力下降、感到疲倦。
6.感到内疚、无价值感。
7.难以集中注意力。
8.思考或行为变得较迟缓。
9.出现自杀意念。
过去研究发现,秋冬的忧郁症发作可能与秋冬季的日照时间较短有关,缺乏阳光照射可能会造成大脑中的下视丘难以正常运作,并影响褪黑激素(melatonin)、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等脑部神经传导物质的作用。杨宇祈提到,有研究也发现,冬季忧郁症发作的盛行率和纬度、年龄及性别有关,居住在离赤道越远、冬季白昼越短的地区,冬季忧郁症的比率就会越高,另外,年轻人及女性也有相对较高的风险。
治疗冬季忧郁症 生活调整也有助身心健康
杨宇祈表示,如果发现有前述症状,你可以透过寻求心理健康专业医疗的协助来改善,常见的治疗方法包含:
▸心理治疗:依据患者的情况,治疗师可以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等不同学派的治疗方法来协助个案进行自我觉察并缓解情绪困扰。
▸药物治疗:有些医师会使用抗忧郁药物来进行治疗,帮助调节脑部血清素功能。
▸光照治疗:临床治疗中患者通常会坐在光照治疗设备前,利用人造的特殊光源波长,经由眼睛间接照射,影响脑部多巴胺、血清素、褪黑激素等分泌,进而改善患者的日夜节律及情绪状况。
杨宇祈也指出,有困扰的民众除了寻求医疗专业协助外,也可以透过下列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整:
1.适当运动:维持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改善情绪状况。
2.维持营养:均衡饮食,并可以多摄取含有色胺酸的食物,如黄豆製品、鸡胸肉、鱼类,也可以考虑是否要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
3.适度晒太阳:白天可多进行户外活动,适度接受阳光照射。
4.进行纾压活动:可培养休闲嗜好,适当纾解压力,多从事愉悦活动及放鬆活动,可以进行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鬆、自我暗示等放鬆练习。
5.寻求社会支持:维持正向人际互动,适当进行交流及抒***绪,以获得情绪支持。
6.养成良好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包含固定起床及上床睡觉的时间、睡前不使用3C产品、睡前避免剧烈运动、不在床上进行除了睡眠或性行为以外的活动等。
(常春月刊/编辑部整理、文章授权提供/NOW健康、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阅读:
·天冷特别容易忧郁、心情差!医揪「3大兇手」 自救方式曝
·心情差「三高食物」最好别碰!专家示警 大推6种饮料喝了情绪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