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断油品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酸价。邮政医院营养师黄淑惠说,油品重複使用或酸败时,其中的三酸甘油酯会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及甘油,游离脂肪酸容易让油氧化,形成自由基,不利油脂储存和人体健康。当游离脂肪酸含量高,代表油品的「年纪」越高,越不新鲜;除了油品的酸价,重金属(砷、铅、汞、铜、锡、铬)、黄麴毒素、苯骈芘(benzo(a)pyrene)的含量,也都是可用来办明油质的重要检验项目。
在烹调过程中,若发现油品颜色变深,容易发烟、冒泡,油品变得很浓稠,闻起来有油耗味,会刺激鼻子,而且吃了可能会拉肚子或造成过敏,这就是油品已经变质、酸败、裂解再聚合的表徵,吃到这样的「坏油」,还可能有致癌症的风险。
(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阅读:
·女性每週至少吃2次核桃,罹患糖尿病风险降低24%,但要减少1食物的摄取
·坚果吃太多就是在囤油! 一天超过「这量」伤心、伤血管…还会愈来愈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