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坪林区12日发生男婴猝死案件,9个月大男童11日晚间入睡后竟一睡不醒,27岁母亲隔天上午10时许惊觉有异,查看才发现孩子已无生命迹象,送医后仍宣告不治,而初步检查发现疑因低温导致意外发生,确切事故原因则仍须釐清。对此不幸意外,医师也提醒预防婴儿猝死症的「4要」措施,供为人父母参考。
对此,儿科医师杰登先前就曾在脸书专页「杰足先登 杰登医师」发文表示,冬天婴儿猝死症发生率较高,尤其2-3个月宝宝为高峰群,而婴儿猝死症是指一个原本好端端的一岁以下婴儿突然死亡,而且在事后的尸体解剖或检查中,解析死亡过程并检视临床病史等详细调查后,也找不到其真正致死原因的情况,婴儿猝死症在一个月以下新生儿其实并不常见,但发生率在2-3个月大时会达到高峰,且大部分是在宝宝睡梦中发生的。
杰登指出,此症发生的真正原因还不确定,推测是因为婴儿在睡梦中惊醒的神经反应不佳,才会容易在睡梦中发生,因此,为了让宝宝能平安长大,家长们要尽可能避免任何会引起婴儿呼吸道阻塞的因素,包括:
- 趴睡:目前发现最危险的因素,一岁以下婴儿每次睡眠都应该仰睡,侧睡也同样不安全。在近代调查发现这是可能的因素后,各国开始宣导不要趴睡,都得到了婴儿猝死症发生率大幅下降的结果。
- 病毒感染:可能冬天病毒感染机会大增,而婴儿的上呼吸道狭窄加上免疫力较弱,感染后容易因为发炎肿胀及分泌物增加,外加婴幼儿的呼吸肌肉力量尚未发育完全而导致呼吸更加困难。
- 环境温度过高:冬天很多家长会怕宝宝冷,不只门窗紧闭,还让宝宝穿更多、盖上更厚的被子或开启暖气,但偏高的环境温度抑制宝宝自发性的呼吸功能。一般宝宝最适宜的室内温度为摄氏22-25度左右,摸摸脖子和背后不冷即可。
- 和他人同睡一张床:宝宝和其他人同床时,会有被他人的身体或厚重棉被压住导致呼吸困难的风险。
- 床上物品过多:使用枕头或床上有玩偶、厚重的毯子抱枕等,另外也要注意床铺是否过度鬆软,这些情况都可能直接影响宝宝呼吸,或是当宝宝口鼻被压住时阻碍翻身脱困。
- 二手或三手菸:宝宝接触二手或三手菸也会提高婴儿猝死症的风险。
预防婴儿猝死症的「4要」措施:
- 要仰睡: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如果担心头后枕部扁平,每天可在家长监督下让婴儿清醒时採俯卧(趴着)姿势。
- 要凉凉通风: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并注意别让孩子穿太多导致体温过高,最简单的方式之一是,摸摸小孩的后背和脖子,如有发现湿湿流汗代表环境过热,需尽快调整,另外也要避免孩子吸到二手或三手菸,这些都可能引起宝宝呼吸困难。
- 要自己睡:请遵从「同房不同床」的原则,当餵完奶或宝宝睡着后,请让宝宝回到自己的床,避免被身子压迫或被其他物品压住口鼻的意外发生。
- 床要硬硬空空:请将床上不需要的物品,例如 : 玩偶、毛毯、厚棉被、抱枕、枕头等撤下,如果一定要用枕头请注意高度约2-3公分即可,且需选用透气材质,也要避免在鬆软的地方睡觉,例如 : 水床、过软的沙发等。
杰登提醒,母乳哺育不要配戴项圈、项鍊、平安符;宝宝要按时接种常规疫苗;在睡眠时使用奶嘴(餵哺母乳者可在母乳餵食顺利后再开始于婴儿睡眠时使用奶嘴);怀孕及生产后,妈妈不接触香菸以及避免喝酒和其他非法药物,都能降低婴儿猝死症发生率。
最后,杰登呼吁,家长应特别注意婴儿睡姿及睡眠环境的安全,才能帮助孩子拥有好的睡眠品质之外,也能降低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