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气温骤降,饮食不控制小心痛风找上门!痛风的发生与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有极大的关联。尿酸是嘌呤(俗称普林) 在人体分解代谢后的产物,藉由尿液排出体外,若是摄取过多富含嘌呤的食物,或是尿酸经由肾脏排泄到尿中的过程中受阻,就会导致血中尿酸浓度过高。
当血中尿酸浓度超出饱和度,就可能在人体关节处沉澱,形成尿酸结晶。这些结晶(尿酸石)属于人体异物,会触发白血球的免疫反应,在免疫细胞的攻击下导致急性发炎,关节处出现红、肿、热、痛,甚至会伴随畏寒、发烧,也就是我们称的急性痛风。
冬天痛风容易发作,3大类食物是祸首
根据统计发现,有一半的痛风病人,发作前饮用过啤酒(佔60%),其次为海产(18%)、内脏食物(14%),也可能因药物、疲劳,或感染等诱发。最常见的发作部位是在脚大拇趾的第一个关节,也有可能在手、足其他关节处。这一种急性痛风表现通常在两週内会自然消退,可能一年发生数次,也可能几年才发生一次。
中医治疗痛风: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孙毓临中医师表示,痛风在发作初期,关节开始出现红肿热痛时,以中医的证型多属湿热痹阻经脉的热痹,热痺是指风溼热壅阻于经络或因脏腑失衡,导致内有痰湿蕴热,气血瘀阻,引起肢体关节处出现红肿痛、屈伸不利等症状。一般会先给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中药,缓解发炎症状和增加尿酸排出,辅以针灸,选择能促进体内湿热代谢的穴位(如脾经、肾经等),针刺局部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对于曾经发作过痛风、现处于缓解期的病人,或是尚未发作过,但在血液检查中发现尿酸浓度过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浓度>6.8或>7.0 毫克(mg/dL)的族群,此时首要任务是找出引发高尿酸的原因,藉由调整饮食习惯、增加水分摄取、运动等生活型态的改变,有机会让血中尿酸浓度回到正常值。
孙毓临中医师表示,以中医的角度的而言,高嘌呤食物多属肥甘厚味,容易引起脾胃功能负担,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造成这些食物残渣化为湿浊瘀阻于体内流注于关节,整体气、血、津液循环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他脏腑,当肾脏回收水分与排浊功能变差,血中尿酸就容易升高。因此会着重于「调理脾胃」与「固肾利湿」,依照每个人的体质状态做调整,平衡五脏,让食物营养能有效被转化运用,代谢废物随着循环排出体外。
痛风的日常照护原则
1.维持标準体重及规律运动:
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经常合併有代谢症候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因此宜维持标準体重、规律运动以改善循环、强健心血管功能,并定期追蹤血液生化数值。
2.适量水分补充:
研究显示,水分缺乏不足时可能诱发痛风的发作,且在适当和适量的补充水分后3-4天,血尿酸值常可回复到正常值。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 CC以上,帮助身体排泄尿酸。
痛风的饮食宜忌
1.应避免饮用酒精及含果糖饮料:
酒精及含果糖饮料在体内会代谢为乳酸,影响尿酸排泄,也会加速尿酸的形成,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导致痛风发作。咖啡及茶则无限制。
2 避免食用过多高嘌呤、高脂肪类食物:
高脂肪食物会抑制尿酸排泄,在急性痛风发作期需避免大量食用。
【不宜食用】
高嘌呤食物:红肉、内脏,海鲜类(海参、海蜇皮除外)、晒乾香菇、紫菜
高脂肪类食物
啤酒及含果糖饮料
【建议食用/无风险食物】
一般蔬果
五穀根茎类
茶、咖啡:无风险。
牛奶、优格:牛奶可以降低痛风的发生率。
豆类製品:现研究已证实黄豆类製品对血中尿酸并无太大影响,甚至能降低痛风发生率。
加入华人健康网LINE@好友,健康资讯不漏接!
延伸阅读:
- 尿酸高不只害痛风「风吹就会痛」!简钰桦营养师:高尿酸隐藏4大类疾病风险
- 湿气重膝盖就痛?!是真的吗?王竣平医师揭:3招缓解湿气引起的膝盖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