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简浩正/台北报导
▲陈文茜自2019年确诊肺腺癌后,再爆罹患黑色素癌第四期。(图/翻摄自文茜的世界周报脸书)
资深媒体人陈文茜2019年确诊肺腺癌后,2023年再遇白血症,未料肺腺癌复发,她再爆切片后发现不是肺腺癌,而是黑色素癌第四期。台大医师指出,省内人黑色素瘤大多发生在支端如脚底、手掌、指甲等,可能没发现或者误以为是一般的痣或胎记,有些长者因看不到脚底的变化,容易错过早期发现的时机,有近4成患者初诊时已经是第3期、第4期。呼吁民众发现皮肤上黑黑的,可透过「ABCDE」原则自我检视,有异状要尽速就医。
陈文茜昨晚在粉专发文提及,「自从知道我的癌症来势汹汹,尤其切片之后,发现不是原来多数医生判断的肺腺癌,而是更恶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扩散至多个器官,跳到第四期,我未曾沮丧,始终冷静。 」
台大医院皮肤部主治医师廖怡华今日接受媒体电访指出,黑色素瘤是一种从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成的癌症。省内患者好发在50岁以上族群,偶尔会出现30、40岁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不过差异不大;病灶可以长在皮肤任何一处,约7成患者的病灶会出现在肢端,如手掌、脚掌和指甲等。
她说,有些人一出生就有痣,如果忽然发觉突起或发痒,甚至流血都要尽快就医,可透过前哨淋巴切片化验;黑色素癌期别上,第一期会进入真皮、第二期会进到更深的真皮层、第三期就会转移到淋巴,如果长在脚底,可能会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第四期则可能远端转移到肝、肺等脏器。
廖怡华提醒,有些长者因看不到脚底的变化,容易错过早期发现的时机,建议民众对于不容易看见的部位,可用手机拍照记录,2至3个月对照一次,观察变化。
临床上恶性黑色素癌的外观特徵有「ABCDE」,这5点要留意:
A (Asymmetry)不对称性:肿瘤长得不匀称。
B (Border)边缘:不规则或不平滑。
C (Color)颜色:不一致,深浅不一。
D (Diameter)大小:肿瘤直径大于0.6公分。
E (Elevation)隆起,有突起或者变大。另如有流血、溃疡、疼痛的情形也要立即就医检查。